朱玉颖虽猜不透她的心思,但见她神情,心头莫名一紧,仿佛担心她会抢走什么似的。
绮梦并未久留,带上香皂便匆匆离去,自是去帮忙宣传了。
接下来几天,顺天府里凡有女子聚集之处,处处可闻香皂与香水的议论。香皂的功效令顺天府所有女性爱不释手。
到第三日,秋名山小店正式开售香皂,定价五两银子一块。
相比香水,香皂的价格并不算高,但按大明的物价来看,仍属昂贵。可令所有顺天府男子意想不到的是——
不到半个时辰,秋名山小店的五百块香皂便被抢购一空。
这消息传出,听闻者无不惊得张口结舌。
短短半个时辰,秋名山就入账两千多两白银,简直比抢钱还快!
第103章 生擒咬朱
秋名山小店的香皂在顺天府掀起抢购热潮之际,千里之外的丰台,朱棣正乘胜追击北元溃散的残军。
行军帐篷中,朱棣正与姚广孝商议,如何设法生擒北元丞相咬朱。
自那日咬朱率八千北苑突击队企图突袭丰泰城,被朱棣带来的二十门红衣大炮击溃后,朱棣事先布下的追兵便一路紧咬北元军不放。
穷追三日,北元军已成惊弓之鸟,半日前躲入一处山谷,再无动静。
朱棣与姚广孝不谋而合,皆想生擒北元丞相咬朱与孛儿帖。否则,早在数日前,他们便可将这支北元残军全数歼灭。
北元丞相咬朱屡犯边境,令大明不胜其扰,应天府的朱元璋更是为此震怒。若能生擒咬朱,朱棣必将在朝堂之上立下赫赫威名。
应天府的朱元璋与朝廷上的众臣,也会重新审视朱棣这位藩王,他在应天府的影响力将大幅提升。
朱棣奉命就藩后,难免逐渐淡出朝堂。人走茶凉,历来如此。即便贵为大明的王爷,他也需时常维护与朝中大臣的关系。
做一个逍遥王,从来都不容易。
姚广孝对朱棣的期望从不掩饰,几乎直指大位,自然也希望朱棣能通过生擒咬住,增强他在朝廷中枢的影响力。
“姚先生,咬住明知那个山谷是死地,为何还要进去?难道他还想背水一战?”
朱棣与姚广孝之间默契十足,一句话便足以表达心意。
姚广孝摇头笑道:“王爷此言差矣。依贫僧看,咬住进入山谷,恐怕是无奈之举。”
“丰泰城一战,红衣大炮的威慑已让他心惊。再加上这几日我们一直紧随其后,想必给他们带来巨大压力。”
“北元士兵虽勇,终究不是铁打的。连日溃逃,估计已到了强弩之末,他不得不入谷休整。”
姚广孝条理清晰地分析着,忽然目光一凛,建议道:“咬住躲进山谷,恐怕正是想让王爷以为他要鱼死网破。若王爷真这么想,便中了他的计。所以……”
话未说完,朱棣已大笑:“知我者,广孝也!你我所见略同。”
“我很欣赏何先生的一句话:趁他病,要他命。”
“咬住想休整,我偏不给他机会。今夜便发动全军总攻,务必生擒咬住。”
军旅出身的朱棣行事从不拖沓,雷厉风行才是他的风格。
二人又在帐中商议细节,随后下令全军休整,以备夜袭山谷中的八千北元军。
夜幕降临。
明军营地上空,看似平静的空气里暗藏肃杀。
月光下,营中人影晃动,偶尔闪过的兵刃寒光,令气氛陡然紧张。
全军整备完毕,朱棣与姚广孝走出大帐。朱棣一身戎装,更显身姿魁梧。
环视四周,朱棣对明军的严明纪律颇为满意。唯有此时,他才感到心中舒畅。手握重兵,让他无比踏实。
逍遥王爷?朱棣从未想过只做逍遥王爷。
可惜,那个位置,只能容一人安坐。
朱棣压下心中野望,肃然对身边亲将道:“都准备好了吗?今夜便是收网之时。此战只许胜,不许败,明白吗?”
“末将遵命!定不辜负王爷期望。若此战失利,末将愿以项上人头谢罪。王爷静候佳音便是。”
朱棣满意颔首,朝亲信将领露出温煦笑意:“甚好,本王静候将军凯旋,届时必在父皇跟前为你请功。切记,定要生擒北元丞相咬朱!”
“传令三军:凡生擒敌相者,立赏千户之职;若本有官阶,按级叠加封赏!”
将领抱拳应诺:“末将即刻传令。待末将亲手擒来咬朱,不求金银赏赐,只求王爷恩准顺天府所有花魁陪末将饮酒庆功。”
朱棣朗声大笑,拍着将领肩头:“准了!”
战鼓擂响时,朱棣挥臂下令。明军阵地骤然爆出震天喊杀声——原来燕王有令,生擒北元丞相者即刻封赏千户。近万将士如暗夜潮水涌向山谷,半个时辰后已杀入谷中。
火光骤起,厮杀震天。静谧山谷转瞬化为战场。姚广孝与朱棣所料不差,北元残军已是强弩之末,咬朱被迫退入山谷休整,未料当晚便遭突袭。逃亡疲师遭遇以逸待劳之军,战局顷刻呈现碾压之势。
“天亡北元!”咬朱望着明军纵横驰骋,不甘地握紧剑柄。
“擒住北元丞相了!”谷中忽然传来士兵狂喜的呼喊。闻讯赶来的朱棣面露喜色,生擒敌首竟如此顺利。
姚广孝却神色平静:“前有何先生红衣大炮震慑敌军,后有其神机妙算预判退路,此胜早无悬念。”朱棣闻言敛容,遥望顺天府方向叹服:“先生果真运筹帷幄。”
捷报翌日传至顺天,午时已抵应天枢要。朱元璋闻讯竟失手碎盏,盛赞:“虎父无犬子,燕王实乃诸皇子中第一善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