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宝一岁多了,天天在炕上爬,对走路充满了向往,青山看着满炕爬的儿子,美玲时不时进房看一眼,看着青山这样子道:
“不急,爬几个月慢慢就会走了。”
美玲的声音温软,带着为人母的笃定。
她弯下腰,轻轻将小山宝从炕沿边捞回炕中央,小家伙却不乐意了,小胖腿一蹬,嘴里咿咿呀呀抗议着,小手使劲往炕沿扒拉,那副倔劲儿活脱脱像极了青山小时候的模样。
青山坐在炕沿,看着儿子圆滚滚的后脑勺,心里那点幸福满得快要溢出来。
窗外,雪粒子敲打着玻璃,簌簌作响,屋里却暖烘烘的,炕火烧得正旺,熏得人骨头缝都透着舒坦。
他伸手想逗逗儿子,小山宝却扭着身子躲开,乌溜溜的眼珠盯着炕下那双虎头鞋,那是美玲新做的,红底黑纹,喜庆得很。
“瞧这臭小子,心野着呢,”青山笑骂一句,声音里全是宠溺。
“跟他爹一个德行,刚会爬就惦记着跑。”美玲白了青山一眼,抬眼瞥了瞥窗外越下越密的雪,“眼瞅着腊月二十三了,年货备齐了没?”
“齐了,啥都不缺了,放心吧媳妇儿。”
他伸手把小山宝搂到怀里,小家伙不安分地扭动,小脚丫在他棉袄上乱蹬。
“别闹,爹给你唱个曲儿,”青山清了清嗓子,哼起一段荒腔走板的调子,“腊月里来雪花飘,家家户户蒸年糕……”
小山宝竟安静下来,仰着小脸,黑眼仁亮晶晶地盯着他,嘴角咧开,露出两颗小米牙。
美玲噗嗤一笑:“瞧你,调都跑山沟里去了,也不怕吓着孩子。”一伸手把孩子捞在怀里。
青山闲着无事了,上阁楼,把空间里的东西拾掇出来,烟酒,粮食,红纸,年画,罐头,糖果,点啥,鞭炮啥的要用的东西统统都拿出来放在阁楼上,家里人要用就自己取了。
咦!酒,对了,把这事忘的死死的了,买了一百斤散酒准备泡虎骨的,青山在家转了一圈,只看见老爸泡酒的坛子,没别的大坛子了。
“老爸,这酒坛子哪儿买的?我要两个大的,50斤的那种!”
“没得卖,这两个坛子还是老早传下来的,你要不去供销社问问去,他们那些装了酱油散酒的坛子,用完了之后都去哪儿了?看能不能捡个罢货儿。。。”
“得,我去问问吧。。”说干就干,青山开着吉普车奔镇上而来。
数九寒冬的,也抵挡不住老百姓赶集的热情,过年嘛,不管日子有多苦,都得让家人们有个希望,所以来镇上采买的人很多,有钱就多花,没钱就少花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