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掰玉米(1 / 2)

一晃两个月过去了,明兰如愿进了供销社上班,林帆也上学了,地里的庄稼也开始丰收了,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新来的知青们完全适应了靠山屯的生活。这现在的生产任务是掰玉米,掰过的都知道,天气热,又糊燥,糊的意思是玉米叶会刮伤皮肤,玉米须会粘在身上,燥的意思是瘙痒难耐。干活都要穿长衣长裤,戴上帽子,手套,但是脖子是最脆弱的地方,往往干完活儿回来,最难受的就是脖子,一圈红红的。

这天傍晚收工,知青们拖着疲惫的身子往知青点走,个个都忍不住用手去挠脖子。新来的女知青孙丽尤其难受,白皙的脖子上红痕道道,渗着细小的血点,又痒又痛,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哎哟,可痒死我了!”她带着哭腔,手指甲在脖子上刮出一道道白印。

“快别挠了,越挠越厉害!”旁边一个叫李卫东的男知青赶紧制止她,“这玉米须子上的毛毛,沾上汗就跟小针似的扎人。”

老知青李志强也凑过来,借着夕阳的光仔细看了看孙丽的脖子,皱起眉头:“啧,你这皮嫩,过敏得厉害。我们皮糙肉厚的,也就红一道,你这都破皮了。”

孙丽一听,更委屈了,眼泪吧嗒掉了下来:“这可咋办啊,明天还要下地呢……”

这时,青香正巧从供销社下班回来,路过知青点门口。她一眼就看到了围在一起唉声叹气的知青们,特别是孙丽那通红的脖子和脸上的泪痕。她脚步顿了顿。

青香知道干农活的辛苦,尤其是对这些城里来的、细皮嫩肉的知青来说,掰玉米这活儿确实遭罪。她看着孙丽那可怜样,心里不由得软了一下,背乡背井的,受了这苦还忍着不敢大声哭。

李志强眼尖,看到了周明兰,忙打招呼:“青香,下班啦?”

青香点点头,走近了几步,目光落在孙丽脖子上,温声问道:“这是……让玉米须子给蛰的?”

“是啊,青香,”李卫东抢着回答,“孙丽这脖子过敏得厉害,都挠破了,疼得直哭呢。”

青香看着孙丽通红的脖子,眉头微蹙,语气温和又带着点过来人的笃定:“遭罪了。别硬挠,越挠越厉害,破了皮更麻烦。”她说着,从自己挎着的帆布包里摸索了一下,掏出一个深棕色的小玻璃瓶,瓶身上贴着张磨损的红纸标签,“给,试试这个。”

孙丽泪眼婆娑地抬起头,看着递到眼前的小瓶子:“这是……”

“薄荷油,供销社里备着的,防虫止痒顶管用。”青香把瓶子塞到孙丽手里,“回去用温水把脖子洗干净,轻轻擦干,别搓。然后倒一点点这个油在手心,搓热了,再薄薄地抹在红的地方。刚抹上可能有点凉飕飕的刺挠,忍一会儿,等那股劲儿过去,就能好受不少。”

李卫东在旁边伸着脖子看:“薄荷油?管用吗青香?”

“管用,”青香肯定地点点头,“我们这儿的人下地,备不住让啥虫子、叶子蛰了,都用这个。就是味儿冲了点。”她看着孙丽,“你试试,总比干挠着强。抹了要是还痒得睡不着,就拿冷水浸过的毛巾敷敷,能镇住点。”

孙丽攥紧了手里那带着青香体温的小玻璃瓶,冰凉的瓶身让她灼热的掌心舒服了些。她吸了吸鼻子,努力想把眼泪憋回去,声音还带着哭过的沙哑:“谢谢……谢谢你,青香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