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木匠领着大壮,先在堂屋和东西屋的四面承重墙上,用墨斗精准地弹出了阁楼地板的标高线。那墨线又黑又直,清晰地印在红砖墙上,像一道无声的命令。
“大壮,二奎!把檩条抬过来!”赵木匠吆喝着。两根事先加工好、又粗又直的松木檩条,被徒弟们吭哧吭哧地抬进堂屋,按照墨线的位置,平行架设在东西两侧的承重墙上。檩条两头稳稳地卡进预留的凹槽里,赵木匠用大号水平尺仔细地量了又量,确保绝对水平,这才点头:“好,就位了!”
紧接着是铺设阁楼地板的主龙骨。一根根碗口粗的方木被扛上檩条,垂直于檩条的方向,间隔一尺左右均匀排开。二奎负责在檩条上固定这些龙骨,大锤敲击着粗大的铁钉,“咚咚”作响,每根钉子都深深楔入木头深处,确保龙骨纹丝不动。
“青山,搭把手!”赵木匠看到青山在
青山应了一声,忍着后背的酸胀,利落地爬上梯子,站到了刚架好的龙骨上。脚下的方木沉实稳固,让他心里也踏实了几分。赵木匠的徒弟们已经把一块块厚实的松木板抬了上来,这些木板都预先刨光过,散发着好闻的松脂香。说是板,其实是类似木刻楞的方形木料,青山接过一根,递给赵木匠。
赵木匠接过木板,比划了一下方向,将带楔口的一边对准前一块的槽口,稳稳地放下去,然后用木槌沿着边缘轻轻敲打,让两块木板紧密咬合。“嘎吱”一声轻响,严丝合缝。他满意地点点头,对青山道:“就这样,扶稳了,敲紧实!”
青山学着赵木匠的样子,帮忙扶稳木板,看着赵木匠用木槌熟练地敲打。一块块木板在他们手中依次铺开,发出“笃笃”的轻响,阁楼的地面渐渐在脚下延伸开来,变成一片平整厚实的平台。木板的缝隙极小,几乎看不见,只有淡淡的松木纹理连接成片。阳光从还没封顶的屋顶空隙透下来,照在新铺的地板上,泛着温暖的光泽。
“好!这地板铺得周正!”赵木匠直起腰,用脚使劲跺了跺,整个地板纹丝不动,只发出沉闷的“咚咚”声,“够结实!承重没问题!”
阁楼地板刚铺完,院外就响起一阵喧闹。张师傅和王师傅一起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几个汉子,扛着一根又粗又长、通体刷着大红漆的松木大梁!那梁木笔直粗壮,中间缠着红布,两头也系着崭新的红绸,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喜庆。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这是要上正梁了!
“吉时到了!准备上梁!”张师傅嗓门洪亮,脸上带着少有的郑重笑意。
院中央早就摆好了两张结实的高脚长凳。汉子们小心翼翼地将那根分量十足的红漆大梁抬到长凳上放稳。王师傅指挥着瓦匠徒弟们,在堂屋正上方、东西山墙的最高处,最后砌好了几块砖,留出了安放大梁的豁口。那豁口的位置,是张师傅反复用水平尺和线坠校正过的,分毫不差。
“栓子!铁柱!青山!元庆!你们几个力气大的,都过来!”张师傅点了名,“扶梯子!抬大梁!”
四架结实的木梯稳稳地靠在了东西两面山墙上。青山深吸一口气,和父亲李元庆、栓子、铁柱一起,走到大梁旁。四人扎好马步,八只布满老茧的大手紧紧抓住大梁两端粗壮的绳索和木杠。
“听我号子!”张师傅站在堂屋中央,神情肃穆,声音洪亮得能穿透云霄,“一!二!三——起梁!”
“嘿——哟!”四人同时爆发出低沉的吼声,腰腿猛地发力,青筋暴起的手背紧握木杠,硬生生将那根沉重无比的大梁从长凳上稳稳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