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山走进礼堂,看到刘支书脸色凝重,看大家到的差不多了:“王家出事了,王家全家20口人昨晚被灭门,现场惨不忍睹。警方已介入调查,大家要提高警惕,有可疑情况及时报告。”
这个惊天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让靠山屯的村民们震惊不已,窃窃私语声四起。李青山心中一紧,联想到昨晚的鞭炮声,隐约觉得事情不简单。
青山出声问道:“刘支书,有嫌疑人吗?”
刘支书摇摇头,眉头紧锁:“目前还没有明确线索,公安的同志已经快到了,看他们怎么说吧!”
底下的人窃窃私语,有说说了, 肯定是刘长明嘛,不是逃出来了吗,估计是回来报仇的。也有人反驳,都没人看到,谁知道呢,不能瞎猜,要讲证据,反正
这大年初一,靠山屯发生这样的惨案,村民们心中笼罩着一层阴霾,恐慌情绪在人群中蔓延。李青山一点都不担心,心里知道,这肯定是刘长明了,说不定赵奎也和此人在一起。能去哪儿,用脚想也知道,山里那些隐蔽的山洞是他们最好的藏身之处。
青山现在不去管这些狗屁倒灶的事,趁着大家都在,找了一圈人,栓子,铁柱,王宏华父子,美玲爷俩,邀请大家到家去吃饭,初一嘛,肯定是拜年嘛。
于是,散场之后,众人就一齐来到了青山家,炕烧的旺旺的,妹子青香和老妈在厨房忙碌,桌上摆满了丰盛的小吃,点心,果子。小孩子们围着桌子嬉戏打闹,栓子两个妹妹,铁柱家的小子最小,有小孩子就是热闹,再就是青山这一辈儿的,18岁左右的男男女女,铁柱稍微大几岁,其他几个都差不多,栓子,美玲,再就青山兄妹。王长军王宏华父子回城过年去了,他们只是下放学习,不是劳改,所以不限制,家里还有人呢。
再就是李元庆本家几个兄弟,李元顺,李元昌,李元福,都聚在一起,谈笑风生。还有他们家的小孩,李元庆最大,其他几兄弟的小孩都和栓子妹妹们差不多,据说是和李元庆同一个爷爷,就是一棵树上分出来的枝杈。早些年,各方面条件不好,老一辈们酒桌上都聊的些事情,李青山都没见过,谁谁当年饿死了,谁谁当年病死了,没看到现在的好日子之类的话,张楚生在这一桌,听完唏嘘不已。
李青山带着年轻一辈另开一桌,聊些新鲜话题,这桌气氛就比较活跃,吃酒聊天说说笑笑打打闹闹。
今年青山家是过了个好年,有青山挣的不少钱,置办了不少东西,比往年都富裕。栓子家今年也不错,有妹妹青香帮衬,拿了不少烟酒罐头副食品,还是主粮肉食过去,用青山的话说,把家都快搬空了。青香可不管,反正知道哥哥不会怪自己。这栓子家现在看到青香都热情的不得了,都快当女主人了。
那一大桌,听到李元庆发话了,“张叔,今年让青山和美玲,把婚事办了吧!”
张楚生点头赞同,笑眯眯地看着青山和美玲,“行呀,我这年纪越来越大了,早点看到你们成家立业,我也安心了。”
“青山这小子,有出息,美玲也是个好姑娘,俩人凑一起,准错不了。”这是元顺叔说的,大家都点头附和,笑声不断。
“行,张叔没意见的话,我就找人看日子了,这两家结了亲,张叔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住村委不方便,住到家里来,外人也不敢说闲话了。”
“是的!”这时元顺叔插了一句,“上面政策好像要变,就是知青点的食堂也要停了, 后面可能都是要自己开火了, 也可能会安排到村民家里吃饭,各地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青山听后若有所思,点头道:“那这样爷爷就住到我们家来,一家人热热闹闹,也能照顾周全。”
“既然如此的话,那这青山美玲的婚事就要抓紧了。”李元庆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