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雨淅沥,竹簸箕里的米香初酿
惊蛰刚过,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滋润了整条老街。雨丝细密,敲打着青石板路,溅起一圈圈小小的水花,也让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泥土芬芳。林晚星的“星语花坊”里,暖黄的灯光透过玻璃窗,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投下一片温馨的光晕。
林晚星正站在靠窗的长桌旁,专注地筛着米粉。她今年二十四岁,身形纤细,穿着一件素雅的棉麻衬衫,头发简单地挽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她是这家小花店的主人,性格温柔恬静,心思却细如发丝。继马蹄糕和双皮奶之后,今天她要挑战的是一道工序更复杂的粤式传统糕点——九层糕。
“晚星,这九层糕听起来就很厉害,真的要做九层吗?”林溪端着一杯热茶走过来,看着桌上五颜六色的粉末问道。她刚帮晚星把店里的鲜切花浇过水,袖口还沾着些许水珠。
晚星抬起头,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是啊,溪姐,正宗的九层糕就是要一层一层蒸出来的,这样口感才会层层分明,软糯又有嚼劲。”她指了指桌上的几个小碗,“你看,我准备了四种颜色的粉浆,分别加了南瓜泥、艾草汁、紫薯泥和原味的,这样蒸出来会更好看。”
谢景渊也从外面走进来,抖了抖伞上的雨水,手里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布袋子:“晚星,你要的新会陈皮粉和粘米粉我给你买回来了,特意去老字号‘恒香’买的,品质应该没问题。”
晚星连忙接过袋子,打开闻了闻,一股纯粹的米香和陈皮的清香混合在一起,让她满意地点点头:“太谢谢你了景渊哥!做九层糕,粉的品质最关键,‘恒香’的粘米粉最细腻,做出来的糕体才够爽滑。”
她一边说着,一边开始准备工作。九层糕,顾名思义,就是要将不同颜色的米浆一层一层地蒸制叠加而成,每一层都要蒸至半凝固状态才能倒下一层,非常考验耐心和火候。晚星记得,这是她小时候在外婆的乡下,只有在清明祭祖时才能吃到的糕点,层层叠叠的色彩和软糯的口感,是她童年最深刻的春日记忆。
二、粤式九层糕·斑斓软糯款
- 适配场景: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祭祀糕点,下午茶甜品,或作为早餐搭配豆浆、粥品食用。做好后可冷藏保存2-3天,冷藏后口感会更紧实,食用前建议用蒸锅蒸2-3分钟回软,口感更佳。适合喜欢软糯香甜、色彩丰富糕点的人群,其中艾草有祛湿散寒的功效,南瓜和紫薯富含维生素,是一款美味与营养兼具的传统甜品。
- 基础原料:
- 主料:粘米粉500克(选用颗粒细腻、色泽雪白的纯粘米粉,避免购买混合了其他淀粉的产品,否则会影响糕体的软糯口感)、澄粉100克(增加糕体的透明度和q弹感,比例约为粘米粉的1\/5,不可过多,否则会过硬)、白砂糖300克(根据个人口味调整,喜欢微甜可减至250克,建议用白砂糖,融化速度快且口感清甜)、清水1200毫升(分为两部分,600毫升用于调粉浆,600毫升用于煮糖水,水质需干净,避免用自来水)。
- 辅料:南瓜200克(取果肉,蒸熟后压成泥,用于制作黄色层,选成熟度高的南瓜,甜度足、颜色深)、新鲜艾草100克(焯水后打成汁,用于制作绿色层,选鲜嫩的艾草叶,避免老梗,焯水时加少许小苏打可保持翠绿)、紫薯200克(蒸熟后压成泥,用于制作紫色层,选个头大、肉质紧实的紫薯,颜色更浓郁)、新会陈皮粉5克(增香,选五年以上的新会陈皮研磨成粉,香味醇厚,避免用新皮,苦涩味重)、食用油10毫升(涂抹蒸盘防粘,选用无色无味的玉米油或葵花籽油)。
- 工具:长方形不锈钢蒸盘1个(尺寸约20x30,深度5左右,便于分层蒸制,导热均匀)、电动搅拌机1台(用于打艾草汁和压南瓜、紫薯泥,手动压泥也可,但口感不够细腻)、细网筛2个(分别用于过滤粉浆和果蔬泥,去除杂质,让糕体更光滑)、木勺1把(搅拌粉浆和糖水用,木质柔软不粘底)、不锈钢盆4个(分别装四种颜色的粉浆,避免串色)、蒸锅1个(带蒸屉,需能容纳蒸盘,保证密封性好)、刷子1把(涂抹食用油用)、刮刀1把(脱模和切块用)、电子秤1台(称量原料用,确保比例准确)、筷子1双(搅拌和测试糕体熟度用)。
- 关键步骤:
1. 处理辅料(色彩与风味的核心,果蔬处理需细腻):
- 处理南瓜泥:将南瓜洗净,去皮去籽,切成2见方的小块,放入蒸锅中蒸15分钟(蒸至用筷子能轻松戳透);取出后趁热用勺子压成细腻的南瓜泥,若有颗粒,可用细网筛过滤一遍,确保南瓜泥顺滑无杂质;放凉至室温备用。
- 处理艾草汁:新鲜艾草摘去老梗和杂质,用清水冲洗干净;锅中加足量清水烧开,放入艾草焯烫30秒(加少许小苏打,保持颜色翠绿);捞出艾草立即放入冷水中过凉,挤干水分;将艾草放入搅拌机中,加50毫升清水,打成细腻的艾草汁;用细网筛过滤艾草汁,去除纤维杂质,只留绿色汁液备用。
- 处理紫薯泥:紫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放入蒸锅中蒸20分钟(蒸至软烂);取出后趁热压成细腻的紫薯泥,用细网筛过滤一遍,去除粗纤维;放凉至室温备用。
2. 调制基础粉浆(糕体成型的核心,粉浆稀稠度是关键):
- 混合粉末:将粘米粉和澄粉倒入一个大不锈钢盆中,用筷子搅拌均匀(混合均匀可避免后续结块);加入新会陈皮粉,继续搅拌至完全融合(陈皮粉用量不宜过多,以免掩盖米香)。
- 调制冷粉浆:取600毫升清水,缓慢倒入混合好的粉中,边倒边用木勺搅拌(搅拌成无颗粒、流动顺畅的稀糊状,类似米汤的稠度,若有结块,可用细网筛过滤一遍);静置15分钟,让米粉充分吸收水分,使粉浆更均匀。
- 熬煮糖水:另取一个不锈钢锅,倒入剩余的600毫升清水,加入白砂糖,开大火烧开;转小火搅拌至白砂糖完全融化,糖水微微冒泡(不要煮得太浓,否则冷却后会结块);关火,将糖水晾至温热(约50c,避免温度过高烫熟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