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 第707章 枣泥山药糕,郎中携药换软糕

第707章 枣泥山药糕,郎中携药换软糕(2 / 2)

- 方形模具内壁均匀刷一层玉米油(薄薄一层即可,确保每个角落都刷到,避免山药糕粘连);模具底部铺一张油纸(油纸大小与模具底部一致,方便脱模);取一半山药糕糊,缓慢倒入模具中(倒时动作要轻,避免产生气泡,确保糕糊均匀分布,厚度约1);用刮刀轻轻刮平表面。

- 将冷却后的枣泥均匀铺在山药糕糊上(厚度约0.5,边缘留出1空白,避免蒸制时枣泥溢出);将剩余的山药糕糊缓慢倒在枣泥上,用刮刀刮平表面,确保糕体厚度均匀(约2.5)。

- 在糕体表面均匀撒上熟白芝麻(轻轻按压,使芝麻粘牢,避免蒸制后脱落);用牙签在糕体表面扎8-10个小孔(小孔直径约2,深度贯穿糕体,防止蒸制时内部空气膨胀导致糕体鼓起或开裂)。

- 蒸锅加水,大火烧开(水需加足,避免蒸制过程中干锅);将模具放入蒸锅中层,盖上锅盖,转中火蒸35分钟(蒸至山药糕完全熟透,用筷子插入中心,拔出后无湿粉残留,且糕体表面呈乳白色,散发浓郁的山药香和枣香)。

4. 冷却与脱模:

- 山药糕蒸好后,关火,焖5分钟(避免突然降温导致糕体收缩开裂);取出模具,放在通风阴凉处自然冷却至室温(约2小时,避免阳光直射,防止糕体变干变硬)。

- 脱模时,用小刀沿模具边缘轻轻划一圈(使山药糕与模具分离);将模具倒扣在案板上,轻轻拍打模具底部,取出山药糕和油纸;撕掉油纸,将山药糕放在干净的案板上,用刀切成3x4的长方形小块(切前在刀身抹一层薄油,避免粘刀;每切一刀擦干净刀面,确保切面平整)。

5. 储存与食用建议:

- 短期食用(10天内):将切好的枣泥山药糕放入带盖陶瓮,每层之间垫一张油纸(避免粘连,保持糕体的软糯),盖紧瓮盖,放在通风阴凉处(避免潮湿和阳光直射,防止糕体变硬或发霉)。

- 长期食用(20天内):将山药糕放入密封保鲜盒,每层垫油纸,放入冰箱冷藏(冷藏温度0-4c,避免冷冻,冷冻会使糕体变硬,加热后口感变散);食用前取出,无需加热,直接食用即可,冷藏后口感更紧实,香气更浓郁。

- 特殊人群食用:给牙口极差的老人或幼儿食用时,可将山药糕放入碗中,加入少量温水,隔水蒸5分钟,压成糊状食用,更易消化吸收;糖尿病患者食用时,可减少白砂糖用量,或用木糖醇代替,控制甜度。

6. 成品特点:

- 山药糕呈三层结构,上下两层为乳白色山药糕,中间夹着深红色枣泥,表面撒着白芝麻,质地软糯绵密,用手轻轻按压能缓慢回弹,不粘手、不掉渣;入口先是山药的清甜,接着是枣泥的甜香,茯苓粉的淡香在口中散开,完全不齁不腻;咀嚼时能感受到细腻的口感,却无颗粒感,咽下去后喉咙里还留着山药的清香和枣泥的甜香,暖融融的。李郎中拿起一块,喂给随后赶来的小孙子:“尝尝这个,是不是你想吃的软糕?”孩子嚼了嚼,笑着点头:“好吃!软软的,还有枣的味道,比上次吃的糕还好吃!”阿砚捧着一块,小心翼翼地咬着:“晚星姐姐,这山药糕好软!像棉花一样,我要画下来,让小师妹也尝尝这养人的软糕!”晚星尝了一块,笑着说:“茯苓粉加得正好,解腻又养身,下次可以试试加些莲子碎,口感更丰富。”

三、携糕赠邻,暖香漫坞养身心

枣泥山药糕刚切好,晚星就装了一袋,递给李郎中:“李郎中,您先带些回去给小孙子尝尝,剩下的我们装盒,您要是还需要,随时来取。”李郎中接过袋子,摸了摸还带着余温的糕,笑着说:“这怎么好意思!我就送了些山药和茯苓粉,还让你们这么费心。”他从竹篮里掏出一小包金银花:“这是我晒的金银花,能泡水喝,清热降火,换些山药糕回去给孩子当零食。”

谢景渊笑着接过金银花:“李郎中太客气了,这点糕不算什么,金银花我们收下,下次您来,我们用新做的点心招待您。”他把剩下的山药糕装进保鲜盒,“这糕养脾胃,您要是想给邻里分些,就跟我们说,我们多做些,让大家都尝尝养身的点心。”李郎中点点头:“那我就不客气了!下次采了好山药,我再送些来,你们再做些新点心。”

阿砚拿着画夹,坐在石桌旁,认真地画着枣泥山药糕。画纸上,保鲜盒里摆着几块糕,旁边放着一杯陈皮山楂茶,还有李郎中和小孙子笑着吃糕的样子,阳光用金色铅笔勾勒得温暖极了。“阿砚画得真好!”李郎中凑过来看,指着画纸上的糕,“这糕画得跟真的一样,我家小孙子要是看见了,肯定要把画贴在房间墙上。”

阿砚笑着把画夹合上:“李郎中要是喜欢,我再画一张给您,这张我要寄给小师妹,让她也看看我们做的枣泥山药糕。”他把画好的画小心地折好,放进信封里:“晚星姐姐,我去村口寄信,顺便给李奶奶送几块糕,她上次送了红薯干,也该尝尝新做的养身点心。”晚星点点头,递给阿砚一个油纸包:“这里面有六块,给李奶奶三块,剩下的三块给小柱子送去,让他也尝尝。”

阿砚接过油纸包,背着画夹跑出去:“我很快就回来!”院门口的老槐树下,他的身影渐渐远去,油纸包在阳光下晃着,像个小小的暖团。李郎中看着阿砚的背影,笑着对晚星和谢景渊说:“你们这院子真是个好地方,不仅有点心香,还能让人吃得安心养身,难怪大家都愿意来。”谢景渊笑着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能让大家吃到合口味又养身的点心,我们也高兴,这日子才更有滋味。”

晚星拿起一块山药糕,轻轻咬了一口,绵密的口感在口中化开,山药的清甜和枣泥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暖融融的。院外的阳光依旧温暖,透过老槐树的枝叶洒在石板上,留下斑驳的光影,保鲜盒里的枣泥山药糕还在散发着香气,等着下一个来换点心的人,也等着阿砚寄出去的画,给远方的小师妹带去山坞的甜暖与安心。而案上的金银花和剩下的山药,已经悄悄为下一次的点心,埋下了新的期待,或许下次,就能用它们做一款金银花山药羹,给山坞的冬日添些不一样的温润养身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