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晨雾绕山径,野蜜金银花至
入夏已深,山坞的晨雾总带着几分湿润,沾在草木叶尖,待日头升起才缓缓消散。陈晚星一早便在院角支起竹架,将陈禾上次送来的金银花与野菊花铺开晾晒——花瓣舒展,银白与鹅黄交织,风一吹,便飘来清苦又安心的草木香。木桌上,谢景渊刚从镇上换回的粗瓷碗里,盛着半碗琥珀色的浓稠液体,是山民从岩缝蜂巢里采的野蜂蜜,开盖便有醇厚的甜香漫出,混着晾晒的花草香,成了小院清晨的底色。
“晚星,张掌柜的人该到了,今日的桃干酥都装好了吗?”谢景渊从磨房出来,袖口沾着些许麦粉,手里提着一袋新磨的糯米粉,“昨日山坞李婶说,新收的糯米晒透了,磨出来的粉格外细,我便换了些回来,想着做些软糯的吃食,换个口味。”
晚星正将晾干的金银花收进布袋,闻言回头指了指院中的陶瓮:“早装好了,五十块都用油纸包好,放在瓮里防潮。这糯米粉来得正好,陈禾说今日带新采的野菊花来,配着金银花与野蜜,做些软和的点心,既适合采药人垫肚子,也能给酒楼客人当饭后甜口。”
话音刚落,院外便传来脚步声,却不是张掌柜的随从,而是一个牵着孩童的老妇人。老妇人穿着蓝布旧衫,鬓角沾着些许白发,手里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几颗野山枣与一小罐深色的东西;身旁的孩童约莫五六岁,扎着羊角辫,手里攥着一朵野菊花,怯生生地躲在老妇人身后。
“姑娘是陈晚星吧?”老妇人站在篱笆外,声音温和,“我叫周桂兰,就住在山坞脚下,前几日听刘春桃说,姑娘做的点心又香又顶饿,还不刺激肠胃。我家孙儿小石头,近来天热总不爱吃饭,想着来换些甜软的吃食,哄他多吃两口。”说着,她掀开竹篮里的陶罐,“这是我攒了半年的枣泥,自家树上的野山枣熬的,没放糖,就想着给姑娘添个料。”
小石头这时才探出脑袋,把手里的野菊花递向晚星:“姨姨,花好看,给你做点心。”晚星笑着接过菊花,指尖触到花瓣的柔软,又看了看桌上的糯米粉、野蜂蜜与晾晒的金银花,心里忽然有了主意。
恰在此时,陈禾背着药篓走来,篓子里除了草药,还放着一大束新鲜野菊花,叶片上沾着晨露:“晚星姑娘,谢大哥!今日采的野菊花比上次更鲜,还有先生晒的金银花,我多带了些来。”他看到周桂兰与小石头,笑着打招呼,“周嬷,您也来换点心呀?”
周桂兰点点头,拉过小石头:“是啊,想着给娃换些软和的。”晚星将野菊花插在水碗里,笑着道:“周嬷,陈禾,今日正好用糯米粉做点心,你们留下尝尝,若是合口,周嬷就带些回去给小石头吃。”
二、金银野菊蜜软糕·老少双宜甜软款
- 适配场景:药童采药补充体力、孩童开胃助消化、酒楼客人饭后解腻,常温可存3天,冷藏可存5天,口感软糯不粘牙,金银花与野菊花的清苦中和野蜜的甜,既适合山野劳作时快速充饥,也能作为孩童零食、酒楼餐后甜点,温和不刺激肠胃。
- 基础原料:
- 主料:新磨糯米粉200g(细腻无颗粒,保证口感软糯)、粘米粉50g(增加韧性,避免糕体过黏)、陈禾带来的新鲜野菊花20g(取花瓣,洗净沥干,保留花香)、干金银花15g(提前用温水泡软,沥干水分,去除硬梗)、周桂兰的自制枣泥40g(无添加糖,自带枣香)、野蜂蜜30g(天然甜润,比白砂糖更温润)、清水180l(调节粉浆浓度,根据粉的吸水性微调)
- 辅料:白砂糖10g(辅助提甜,不掩盖花草香)、盐1g(平衡甜味,激发食材本味)、食用油10l(刷模具防粘)、葡萄干20g(无籽,提前泡软,增加口感层次)、方形蒸盘1个(边长20,铺油纸或刷油防粘)、蒸锅1个(用于蒸制,需提前烧水)
- 关键步骤:
1. 处理核心食材:
- 新鲜野菊花摘下花瓣,放入清水中轻轻淘洗(避免揉碎花瓣,保留完整形态),沥干水分后放入小碗,加入5g野蜂蜜拌匀,静置10分钟(让花瓣吸收蜜香,减少苦涩)。
- 干金银花用30l温水泡15分钟(泡至花瓣舒展,去除根部硬梗,避免影响口感),捞出沥干;葡萄干用温水泡5分钟,捞出沥干,用厨房纸吸干表面水分(防止蒸制时出水,导致糕体过湿)。
- 枣泥若偏干,可加入10l温水,用勺子压成细腻的泥状(确保无颗粒,口感更顺滑)。
2. 调制粉浆:
- 糯米粉与粘米粉放入大碗中,加入白砂糖与盐,用筷子搅拌均匀(提前拌匀,避免蒸制后出现结块)。
- 分多次加入清水,边加边用打蛋器顺时针搅拌,直至粉浆无干粉颗粒,呈细腻流动状(浓度以筷子挑起能缓慢滴落为宜,太稀糕体易散,太稠口感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