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 第665章 薄荷陈皮遇新麦,药童归期携客至

第665章 薄荷陈皮遇新麦,药童归期携客至(2 / 2)

3. 塑形与醒面:

- 将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手掌压成厚度为1的长方形面饼,再用刀切成边长为5的正方形小块(大小均匀,烤制时受热一致)。

- 取一块面团,用手指轻轻按压表面,在中央撒上少许熟白芝麻(芝麻粘牢,烤制后不易脱落),放入铺好油纸的烤盘中,依次做好所有小块,中间留出2间距(防止烤制时膨胀粘连)。

- 将烤盘放入冰箱冷藏醒面20分钟(让面团松弛,减少烤制时变形,酥皮更规整)。

4. 烤制与定型:

- 烤箱提前预热,上下火170c,预热10分钟(预热到位,才能保证酥皮内外受热均匀,避免外焦里生)。

- 取出冷藏的面团,用刷子在表面轻轻刷一层备用的蛋黄液(刷薄刷匀,烤制后呈金黄色,色泽诱人)。

- 将烤盘放入烤箱中层,上下火170c,烤制20分钟(前15分钟不要开烤箱门,避免温度下降导致酥皮塌陷;最后5分钟观察颜色,若表面过深,可加盖一层锡纸)。

- 烤制完成后,取出烤盘,将点心放在冷却架上晾凉(热食时口感偏软,晾凉后酥松度最佳,薄荷香气更突出)。

5. 成品特点:

- 点心呈金黄色,表面白芝麻点缀,边缘略带焦香,掰开后能看到薄荷的翠绿、陈皮的深褐与桃干的浅粉,层次分明。入口先是黄油的醇厚香气,接着是薄荷的清凉在舌尖散开,驱散夏日的燥热,随后陈皮的微苦与桃干的清甜交织,最后是全麦的麦香收尾,口感酥松但不碎渣,咀嚼时颗粒感丰富。

- 张掌柜尝了一块,搭配着谢景渊泡的薄荷茶,连连点头:“这点心清而不淡,甜而不腻,客人夏天吃正好,我愿以每块三文钱的价格收,每天要五十块,姑娘看可行?”陈禾也拿起一块,咬了一口笑道:“比上次的饼更清爽,采药时吃一块,嘴里不发干,爬山也有力气。”这便定名为“晚星薄荷陈皮桃干酥”。

三、客订点心约,新麦再飘香

张掌柜见点心合心意,当即从食盒里取出银子,预付了三日的定金:“姑娘放心,我每日辰时派人来取,若是卖得好,后续再加量。”又叮嘱道,“还请姑娘多放些薄荷,夏日里客人就爱这口清凉。”

晚星收下银子,笑着应下:“张掌柜放心,每日都会用新鲜薄荷做,保证口感。”陈禾则从药篓里取出一小包草药,递给晚星:“这是先生给的金银花,晒干后能泡茶,下次来我再带些,姑娘也能加进点心里,清热解毒。”

谢景渊帮着把桃干酥装进竹篮,递给张掌柜的随从:“这是今日刚做的,掌柜带回酒楼尝尝鲜。”张启山接过竹篮,又尝了一块,满意地笑道:“姑娘手艺好,往后‘望溪楼’的夏日点心,就全靠姑娘了。”说罢,便带着随从离去,脚步轻快,显然对这桩生意十分满意。

陈禾也收拾好药篓,准备跟着先生去后山采药:“晚星姑娘,过几日我再来,带些金银花与新采的野菊花,你再做些清热的点心。”晚星点头应着,看着他背着药篓,身影渐渐消失在山道旁的绿荫里。

午后的阳光透过果树,洒下斑驳的光影。晚星坐在木桌旁,将张掌柜订的点心数量记在纸上,又看了看竹筛里半干的桃干,盘算着明日要多晒些。谢景渊从山坞回来,手里提着一袋新收的小麦:“今日去山坞问了几家农户,收了些新麦,磨成粉够做几日的点心了。”

晚星拿起一粒小麦,放在手心,麦壳带着阳光的温度。她抬头看向山坞的方向,风里又飘来几分草木香,混着刚做好的桃干酥的香气,忽然觉得,这仲夏的日子,就像这点心一般,清清凉凉,又甜得温润。陶瓮里的桃干酥还透着薄荷与陈皮的气息,等着明日辰时,随张掌柜的脚步,走进镇上的酒楼,让更多人尝到这山坞里的夏日滋味。

晚风渐起,吹得竹筛上的桃干轻轻晃动,晚星收拾好桌面,将剩下的薄荷插在盛水的粗瓷碗里,叶片舒展,绿意盎然。谢景渊在灶房生起火,准备煮些山楂水,两人的身影在小院的灯火里,伴着麦香与果香,渐渐融进这温柔的夜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