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 第664章 果香溢山坞,果农与药童寻味来

第664章 果香溢山坞,果农与药童寻味来(1 / 2)

一、果露沾晨露,新客携珍至

荷风渐淡时,村后山坞的桃李树已挂满果实,风一吹便带着清甜的果香,裹着晨露飘进陈晚星家的小院。她正坐在木桌旁,将刚从山坞摘的新鲜桃子去皮去核,木桌上摆着两个竹筐——一筐是谢景渊清晨去山涧采的新鲜菌子,伞盖饱满透着浅褐;另一筐是刚从自家菜园拔的新鲜萝卜,白净脆嫩带着泥土气,窗台还放着个粗瓷罐,是镇上糖坊送来的新熬麦芽糖,色泽金黄,开盖便能闻到焦糖甜香。

“晚星姑娘在家吗?想用些果子换些耐放的吃食!”院门外传来爽朗的笑声,一个挑着果担的中年妇人站在篱笆外,担子里装着满筐桃李与一袋晒干的山楂,“我叫刘春桃,是山坞里的果农,每天上山摘果,想找些顶饿又能解腻的点心;前几天在山下听人说,姑娘做的吃食带着果子香,特地挑着果子来换。”

话音未落,又有个背着药篓的少年快步走来,药篓里装着草药与几包晒干的甘草。少年拱手行礼:“姑娘好,我叫陈禾,是镇上药铺的药童,近来跟着先生上山采药,饿了总想吃些温和不刺激的小食;看这果子熟了,姑娘定能做出带果香的点心,特地带了甘草来,能调味还能润喉。”

谢景渊这时从山坞回来,手里提着个布口袋,里面是刚磨好的全麦粉与几包白芝麻。他把口袋放在木桌上,擦了擦手上的果粉笑道:“今早去山坞收了些新麦,磨成全麦粉能做饼也能做馍;又炒了些白芝麻,磨碎了添进吃食里,能增香还养胃。”晚星指尖捏起颗山楂,又看了看刘春桃的果担与陈禾的药篓,忽然觉得果香里的清甜,混着菌鲜与甘草香,藏着仲夏独有的温润滋味。

二、桃香山楂全麦饼·果农便携顶饿款

- 适配场景:果农上山摘果、山间奔波,酸甜耐饿,冷食不硬,热食松软,常温可存6天,耐磕碰,完全贴合果农山间作业的携带与食用需求,且山楂能解腻、桃子能补津,适合高强度劳作后食用。

- 基础原料:

- 主料:新鲜桃子2个(约300g,去皮去核后切成小丁,保留果肉汁水,增加清甜口感)、刘春桃带来的干山楂50g(提前用温水泡软,去核后切碎,增加酸甜味)、全麦粉250g(保留麸皮,富含纤维,更顶饿)、中筋面粉50g(增加面筋,避免饼体过散)、鸡蛋1个(增加粘合度,让饼身更紧实)、温水130l(调节面团软硬,根据粉的吸水性与桃子汁水多少可微调)

- 辅料:镇上糖坊的麦芽糖20g(增加温润甜感,不易齁甜)、陈禾带来的甘草5g(磨成细粉,增加温和香气,中和酸味)、盐2g(调味,激发甜味,平衡口感)、肉桂粉1g(少量添加,增香提味,不抢果香)、菜籽油20l(煎制用,油烟少,香味纯)、圆形煎锅(直径22,不粘锅,方便操作)

- 关键步骤:

1. 处理食材与调果馅:

- 新鲜桃子去皮去核,切成1见方的小丁,放入大碗中,加入5g麦芽糖(提前隔水融化),用筷子拌匀,静置10分钟(让桃子析出汁水,融入甜味,避免果肉煎制时变干)。

- 干山楂用温水泡30分钟(泡至微软,方便去核),捞出后用刀切开去核,再切碎成山楂末;甘草用石臼捣成细粉,过筛后备用(避免粗渣影响口感)。

- 将山楂末、甘草粉、剩余15g麦芽糖、盐、肉桂粉倒入桃子丁中,用筷子搅拌均匀,制成桃楂馅(馅料湿度以能捏成团为宜,太稀可加少许全麦粉吸收汁水,太干可加少许温水)。

2. 和面与醒发:

- 全麦粉、中筋面粉放入另一个大碗,打入鸡蛋,用筷子搅拌成絮状(鸡蛋能让面团更有韧性,避免煎制时开裂)。

- 慢慢加入温水,边加边用手揉面,同时分多次加入桃楂馅析出的汁水(充分利用果香,减少浪费),揉至形成光滑不粘手的面团(硬度类似馒头面,太软易粘锅,太硬口感扎实),盖上湿布醒30分钟(让全麦粉充分吸水,口感更松软,麸皮不硌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