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调粉糊与铺层:
- 糯米粉、中筋面粉放入大碗,慢慢加入温水,边加边用筷子搅拌,至形成无颗粒的稠糊(稠度以筷子挑起能缓慢滴落为宜,太稀糕体易散,太稠口感过硬)。
- 方形蒸盘内壁刷一层菜籽油(防粘),铺上油纸,先倒入一半粉糊,用刮刀刮平,再均匀铺上鱼莲馅,最后倒入剩余粉糊,再次刮平表面,撒上葱绿碎(增加美观与香气)。
4. 蒸制定型与切块:
- 蒸锅加水烧开,放入蒸盘,中火蒸30分钟(用牙签插入糕体中心,拔出后无粘粉即为熟透),关火后焖5分钟(防止糕体遇冷收缩)。
- 取出蒸盘,放凉至室温,再脱模揭去油纸,将糯米糕切成8块(每块约5x5,大小适中,方便携带),放入密封袋中保存(避免受潮,保持口感)。
5. 成品特点:
- 糕体呈浅米黄色,表面点缀着翠绿的葱绿与雪白的莲子,层次分明——外层糯米糕软糯不粘牙,中间鱼莲馅咸鲜入味,莲藕丁脆嫩爽口,莲子带着清甜,口感丰富有层次。
- 鱼泥鲜而不腥,黄豆酱的咸香与糯米的清甜相互平衡,冷食时糕体紧实有嚼劲,不会发硬;热食时(可直接用炭火加热或隔水蒸2分钟)糯米更软糯,鱼香与荷香(莲子自带的清香气)交融,一口下去满是初夏的鲜活。
- 李渔把糯米糕装进油纸包,塞进渔衣的夹层里,撑船捕鱼时饿了就掰一块吃,连说“比干粮软和,比饭团顶饿,在船上不用生火,冷着吃也香,捕一天鱼吃两块就够了”,这便成了“晚星莲藕鲫鱼糯米糕”。
三、荷香送远客,鲜活满夏途
李渔将糯米糕仔细裹进油纸,塞进渔篓的夹层里,又从鱼篓中取出两条新鲜草鱼递给晚星:“姑娘做的糕太合我意,这鱼你留着尝鲜,下次来我再带些刚晒的银鱼干,你再做些带海味的点心。”
沈砚则从木盒中取出一幅刚画好的荷塘图,递给晚星:“这画赠给姑娘,多谢你做的清甜点心,下次我带些江南的青梅干来,麻烦姑娘再做些酸甜口的小食,画久了吃着解乏。”
谢景渊帮着晚星把剩下的糯米糕装进陶坛,又从灶上端起刚煮好的荷叶茶,递给李渔与沈砚:“这茶用荷塘的新叶煮的,解腻又清心,配着糯米糕吃正好。”李渔接过茶,喝了一口便扛起渔网,朝溪边走去,边走边喊着“去捕晚鱼咯,带着晚星姑娘做的糯米糕”,声音渐渐消失在荷塘边的暮色里。
沈砚也推着独轮车离开,走前回头笑道:“过五天我再来取点心,到时候给姑娘带新画的荷花图。”晚星笑着点头,看着他的身影融进荷香弥漫的村路中。
晚风掠过荷塘,带着荷香与水汽飘进小院,谢景渊收拾着石台上的工具,晚星则捧着沈砚送的荷塘图,坐在门槛上细细打量。陶坛里的糯米糕还透着淡淡的鱼鲜与莲香,混着荷风与烟火气,成了初夏最鲜活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