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 第141章 竹架悬新果,少年与归人的晚夏甜凉味

第141章 竹架悬新果,少年与归人的晚夏甜凉味(2 / 2)

- 关键步骤:

1. 调青提粉浆:糯米粉、粘米粉、白砂糖放入大碗中,分次加入青提汁和纯净水,边加边用刮刀搅拌,直至粉浆无颗粒(用勺子舀起,粉浆能呈线状缓慢滴落);最后加入5l食用油,搅拌均匀,静置15分钟(让粉类充分吸收水分)。

2. 处理桂花与青提:干桂花用30l温水(30c)泡5分钟,滤出桂花水,泡开的桂花挤干水分,切碎;青提块用厨房纸吸干表面水分,避免蒸制时出水过多。

3. 蒸制定型:蒸盘内壁刷一层食用油,倒入静置好的粉浆,轻轻震盘排出气泡;蒸锅上汽后,放入蒸盘,中火蒸15分钟,开盖后均匀铺上青提块和碎桂花,再蒸5分钟,关火后焖3分钟。

4. 冷却与裹粉:取出蒸盘,放凉至室温(约30分钟),再放入冰箱冷藏1小时(让糕体更紧实);取出后切成3x5的长方块,表面均匀裹一层椰蓉,再淋上少量桂花水和蜂蜜。

5. 成品特点:糕体软糯不粘牙,青提的脆甜混着桂花的温香,椰蓉增加了颗粒感,配着绿茶吃正好。苏棠用竹盘装了两块,坐在院子里说:“下午喝茶时咬一口,凉丝丝的甜,一点不腻,比蛋糕清爽多了”,这便成了“阿柚青提桂花凉糕”。

(三)山楂黄桃脆卷·徒步顶饿款

- 适配场景:户外徒步、登山加餐,顶饿解腻,耐咀嚼

- 基础原料:

- 主料:新鲜山楂150g(选熟透的,去核去蒂,切薄片)、新鲜黄桃200g(选硬实的,去皮去核,切1见方的小丁)、全麦春卷皮10张(选薄款,耐烤,无过多添加剂)、麦芽糖40g(熬酱粘合,提供能量)、白芝麻15g(炒香,增香且补充热量)

- 辅料:清水50l(熬山楂酱用)、白砂糖15g(中和山楂酸味)、黄油5g(融化,刷春卷皮表面,增加酥脆度)、蜂蜜8g(混合麦芽糖,提升黏性)

- 关键步骤:

1. 熬山楂黄桃酱:锅中放入山楂片、黄桃丁、白砂糖、清水,小火煮10分钟,期间用铲子不断搅拌,避免糊底;煮至山楂变软、黄桃出汁后,加入麦芽糖和蜂蜜,继续煮5分钟,直至酱汁浓稠(提起铲子,酱汁能挂在铲上不滴落),关火放凉备用。

2. 处理春卷皮与馅料:全麦春卷皮提前取出回温(避免破裂),每张皮表面刷一层薄黄油;炒香的白芝麻中,留5g备用,剩余10g拌入凉透的山楂黄桃酱中,搅拌均匀(增加颗粒感和热量)。

3. 卷制脆卷:取一张春卷皮,在中间铺2勺山楂黄桃酱(约20g),酱的边缘留1空隙,将春卷皮上下两端向中间折,再从左右两端卷起,卷成直径约3的长条,接口处用少量清水粘牢;依次做好所有脆卷,表面刷一层薄黄油,撒上预留的白芝麻。

4. 烘烤定型:烤箱提前预热至180c,将脆卷放入铺了油纸的烤盘,中层烤15分钟,直至春卷皮表面金黄酥脆,取出后放凉至室温(放凉后更脆,耐存放)。

5. 成品特点:外皮酥脆,内馅酸甜有嚼劲,黄桃丁的软嫩中和了山楂的酸,全麦皮和白芝麻能顶饿,装在密封袋里徒步时吃,不用洗手,还能解登山时的口干舌燥。周屿装了三根放进登山包:“明天爬后山,走累了咬一口,又顶饿又解腻,比饼干好吃多了”,这便成了“阿柚山楂黄桃脆卷”。

三、晚风吹竹架,新味续清凉

陈野带着奈李茉莉冻糕去研学,回来时说“同学都问在哪买的,课间分完还不够”;苏棠每天下午都来拿两块青提桂花凉糕,有时还会带朋友来,竹架下的小桌旁总摆着茶盏;周屿爬完后山回来,又订了一大袋山楂黄桃脆卷,说“分给一起徒步的队友,大家都夸耐吃”。

月亮升起来时,阿柚坐在竹架下,看着摊前的灯串亮起来——奈李茉莉冻糕在玻璃罐里泛着淡青色,青提桂花凉糕裹着椰蓉像撒了层雪,山楂黄桃脆卷堆在竹篮里,飘着淡淡的麦香。她摸了摸竹架上的丝瓜藤,刚结的小丝瓜还带着绒毛,像极了陈野送来奈李时,袖口沾着的草屑。

这时,苏棠拎着个小盒子走过来,里面装着块刚烤好的曲奇:“阿柚,这是我用你的青提汁做的曲奇,配你的凉糕正好。”阿柚接过盒子,打开就闻到青提的清香,抬头时,看见陈野骑着自行车从路口经过,车后座的竹筐里,又装了半筐新摘的奈李,风里飘着茉莉的甜香,比晚夏的凉更绵长。

我可以帮你把本章的三款小吃配方整理成清晰的文字版清单,方便你现实中尝试制作,需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