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 第625章 窗台米饼香,阿姐揉老面盆

第625章 窗台米饼香,阿姐揉老面盆(2 / 2)

- 基础原料:

- 主料(混合米饼):芝麻米饼4个、红糖米饼4个、咸香米饼4个(咸香款:米团加5g盐、10g葱花揉制)

- 辅料(包装):纸质礼盒1个、油纸(分隔米饼)、手写祝福卡

- 关键步骤:

1. 制作多口味米饼:分别按对应配方揉面、烙制,放凉备用;

2. 组合礼盒:礼盒内铺油纸,将三种米饼按口味分层摆放,放入祝福卡,盖盒密封;

3. 贴标签:礼盒外贴手写标签,注明“常温保存,建议3天内食用完毕;加热后口感更佳”;

4. 成品特点:礼盒口味丰富,涵盖甜、咸、香三种风味,带着老平州的手工温度,探亲时买着送亲友,既实用又有心意,成了“窗台特色伴手礼”。

(四)速冻生胚米饼·家用款

- 适配场景:家庭主妇、上班族,家用便捷面点

- 基础原料:

- 主料(生胚):晚米粉300g、温水120l、盐\/糖按需添加(可做原味、咸香、甜味生胚)

- 辅料(包装):速冻包装盒、油纸(分隔生胚)

- 关键步骤:

1. 做生胚:按口味揉好米团,醒发后分成小份,按成饼胚(不烙制),表面刷薄油防粘;

2. 速冻:将生胚放入速冻包装盒,层间垫油纸,放入冰箱冷冻(-18c可存15天);

3. 食用说明:无需解冻,铁锅刷油,直接放入生胚,小火烙5分钟(中途翻面),至两面金黄即可;

4. 成品特点:生胚保存时间长,家庭主妇可一次囤货,随吃随烙,上班族早上赶时间也能快速做好早餐,兼顾便捷和新鲜口感。

(五)配套特色套餐与便携服务

1. 早餐套餐:2个芝麻米饼+1杯热豆浆,售价四文,米饼装独立密封袋,豆浆从窗台旁早餐铺预订,上班族买回去当早餐,甜香配醇香,不用再单独搭配,赶早班时常买。

2. 家庭套餐:1盒速冻生胚米饼(12个,混合口味)+1小袋白芝麻,售价十八文,生胚装速冻盒,芝麻作赠品,家庭主妇买回去囤货,随吃随烙,兼顾全家口味,周末采购时常买。

3. 探亲套餐:1份礼盒装混合米饼+1块迷你揉面杖模型,售价二十五文,礼盒含三种口味米饼,模型小巧精致,探亲者买着送亲友,既送美食又送手艺纪念,过节、走亲戚时常买。

阿姐提前揉好米团、烙好米饼,第二天清晨刚把摊摆好,第一块芝麻米饼就被赶早市的李婶买走了。李婶咬了一口,眼睛一亮:“阿姐,这米饼还是老味道!外脆里软的,比速食的硬邦邦好吃多了!再给我来份早餐套餐!”

不一会儿,窗台的街坊就围了过来,粥铺张老板订独立包装红糖米饼,探亲的王大姐买礼盒装混合米饼,阿姐忙得额头冒了汗,手里的揉面杖却越揉越稳,脸上的愁容也散了。

三、面盆揉香,反转破诡计

第二天清晨,阿姐的米饼摊前摆着刚烙好的米饼,礼盒、速冻盒堆在木桌上,林晚星帮阿姐写了块木牌:“柳氏加盟·林氏老盆米饼,新味试吃,买套餐送自制芝麻碎(小袋装)”。刚摆好,就围满了人,连之前去买速食米饼的张老板都来了。

“阿姐,给我来二十个独立包装红糖米饼!”“我要两份家庭套餐,给爸妈和自己各带一份!”“帮我装三盒礼盒装米饼,送老家亲戚!”

阿姐正忙着给张老板打包米饼,忽然听到窗台旁传来赵梅的声音:“大家别买!林阿姐的米饼嚼不动!我昨天买了块芝麻米饼,硬得像石头,肯定掺了籼米粉!”

街坊们停下手里的动作,疑惑地看着阿姐。阿姐急得脸都红了:“不是的!我的粉都是纯晚米磨的,烙了三十年米饼了,怎么会硬!”

赵梅手里举着块咬过的速食米饼(故意选放了3天、发硬的款式),冲街坊们喊道:“大家看!这就是我昨天从她这买的,咬得牙都疼,你们可别上当!”说着就要递给旁边的孩子。

林晚星上前一步拦住她:“赵梅,别装了。昨天你往阿姐的晚米粉里掺籼米粉、往面盆里撒干面粉的时候,窗台的豆腐坊王师傅都看见了——他凌晨磨豆腐,正好撞见你在摊前鬼鬼祟祟,而且我们已经把你散布谣言的事告诉了官府,官差马上就到!”

赵梅的脸瞬间白了,她还想狡辩,就见王师傅从豆腐坊走出来:“我亲眼看见你往阿姐的粉袋里倒东西,还往面盆里撒白粉末,你别想赖!”街坊们也纷纷帮腔:“我刚吃了阿姐的红糖米饼,软得很,哪有发硬!”“你那速食米饼一股子防腐剂味,我们才不买!”“阿姐的米饼烙了三十年,我们信得过!”

这时,几个官差快步走来,赵梅腿一软,被带走时还不忘瞪了阿姐一眼。

系统光屏亮起【终极剧情反转·面盆传承】

【加盟成果:林氏米饼摊试营业两天,每天卖出三百多块米饼、一百多份套餐,清晨和傍晚都得排队。窗台的粥铺还来订了八十个独立包装米饼、五十份早餐套餐,给客人当配餐;附近的社区超市也订了六十盒速冻生胚米饼、四十份家庭套餐,供居民选购】

【阿姐的转变:她不再坐在木桌旁叹气,每天凌晨就来磨粉揉面,还学会了提前做好独立包装、速冻生胚,在每个包装上贴个小标签,写着“独立包装米饼常温存3天,速冻生胚需-18c冷冻,烙制前无需解冻”。她把老面盆擦得锃亮,盆旁摆着街坊送的新晚米,常对来买米饼的人说:“烙米饼就像过日子,得用心揉好每一团面,烙稳每一块饼,耐心够了,味才正。以前我以为大家只图快,现在才知道,暖人的老味道,从来都有人等”】

【意外之喜:窗台的杂货店老板见阿姐的米饼摊火了,主动留了个常温货架和冷冻柜角落,给她放独立包装米饼和速冻生胚,让顾客随时能买,销量比摊前还高;阿姐还收了个喜欢传统面点的小姑娘当徒弟,教她磨粉、揉面、烙饼,让母女传承的米饼手艺有了新希望】

清晨的阳光透过晒谷场的竹架洒在窗台,阿姐正给张老板递过刚打包好的红糖米饼(装在透明密封袋里,整整齐齐码在纸盒中),张老板笑着说:“阿姐,还是你这米饼地道!客人们都说配粥吃最香!”阿姐笑着摸了摸手里的揉面杖,老面盆里正揉着软韧的米团,焦香的米饼从铁锅中取出,醇厚的米香顺着窗台的人流飘远。林晚星看着腕间的“酪”字印记,对苏晴说:“不管是巷口的糖画,还是窗台的米饼,柳氏食道的核心从来不是多快的效率,而是‘守韧’二字。只要守住老手艺、用真心烙每一块米饼,老面盆就永远揉得香,老味道也永远能暖进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