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 第558章 酥香漫长街,旧案新味遇巧娘

第558章 酥香漫长街,旧案新味遇巧娘(2 / 2)

- 蛋黄1个(禽蛋铺新鲜的,刷表面用)

- 黑芝麻少许(点缀用)

- 关键步骤:

1. 按千层芝麻酥的方法制作油酥面团(240g面粉+120g猪油)和水油皮面团(160g面粉+40g猪油+温水),醒面后分成12g一个的小剂子;

2. 取一个水油皮剂子擀成薄饼,包入一个油酥剂子,捏紧收口,擀卷两次后按扁,擀成直径约8的圆饼坯;

3. 取25g红豆沙放在饼坯中央,捏紧收口,用手按扁,擀成直径约10的圆饼,表面用刀划三道小口;

4. 饼坯表面刷一层蛋黄液,撒上少许黑芝麻;

5. 烤箱预热至180c,放入饼坯,烤18分钟,至表面金黄、豆沙馅融化即可;

6. 成品特点: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内里柔软,豆沙馅香甜细腻,带着淡淡的猪油香,不粘牙,孩童们抢着吃。

(三)咸香葱花酥·清淡款

- 适配场景:赶集的村民、过路的客商、口味偏咸的老人当零食

- 基础原料:

- 中筋面粉400g(新磨面粉)

- 猪油160g(新炼猪油,分成120g和40g两份)

- 温水100l(和面用)

- 大葱150g(菜摊刚摘的,洗净切碎)

- 食盐5g(调味)

- 十三香2g(提味,可选)

- 香油5l(增香)

- 关键步骤:

1. 按千层芝麻酥的方法制作油酥面团和水油皮面团,醒面后分成12g一个的小剂子;

2. 大葱碎中加入食盐、十三香、香油,搅拌均匀制成葱花馅;

3. 取一个水油皮剂子擀成薄饼,包入一个油酥剂子,捏紧收口,擀卷两次后按扁,擀成直径约8的圆饼坯;

4. 取20g葱花馅放在饼坯中央,捏紧收口,用手按扁,擀成直径约10的圆饼,表面用刀划三道小口;

5. 烤箱预热至180c,放入饼坯,烤15分钟,至表面金黄、葱花香浓郁即可;

6. 成品特点: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内里柔软,葱花香浓郁,咸香适口,不油腻,村民赶集爱买两块当干粮。

匠人心得:“柳氏食道,‘酥’是功夫,‘真’是本心。长街的酥饼,用的是新鲜的料、巧娘的手,合的是路人‘酥脆、便携’的需,这便是‘巧娘承艺’的传承。做酥饼如做人,要起得匀、烤得透,不掺假不欺软,才能让旧铺的香,暖了长街人的路。”

巧娘按方子做起酥,林晚星和苏晴帮忙擀皮、包馅,第一炉千层芝麻酥刚出炉,就冒着热气,她拿起一块咬了一口,眼睛亮得像长街的灯笼:“林姑娘!这酥饼真香!层层酥脆,比俺娘以前做的还好吃!赵婆子的掺沙酥饼跟这个比,就是喂鸡的渣!”

四、长街试新酥,反转化敌为邻

很快到了上午,长街的妇人、书生、村民都陆续多了起来。巧娘把烤好的酥饼摆在铺前最显眼的地方,林晚星和苏晴、李翠娥帮着摆饼、吆喝:“新出炉的家常酥饼!柳氏加盟铺巧娘酥饼铺,层层酥脆,一口香到底!”

吆喝声刚落,几个提着菜篮的妇人就围了过来。“这是巧娘的酥饼铺?不是说酥饼不好吗?”一个妇人问。巧娘赶紧递过一块千层芝麻酥:“王婶,尝尝!这是林姑娘教俺做的新酥饼,都是新鲜料,您试试就知道了!”妇人接过咬了一口,眼睛一亮:“哟!这酥饼真酥脆!芝麻香,比赵婆子的掺沙酥饼强十倍!给我装五块,我要给闺女也带几块!”

越来越多的人围过来,千层芝麻酥和豆沙酥饼很快就卖光了。“这咸香葱花酥真好吃!给我装三块,给娃当零食!”“这酥饼真实在!以后就来你家买!”

赵婆子躲在自己的点心铺后面,看着巧娘酥饼铺前的热闹,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她忍不住走了过去,拿起一块豆沙酥饼尝了一口,砸吧砸吧嘴:“这酥饼……咋这么香?我那掺沙的酥饼,根本没法比……”

林晚星看着她,笑着说:“赵婶,想知道怎么做的?进来我教你。长街的人这么多,你卖你的点心,巧娘卖她的酥饼,够你们两家做的。你要是愿意把换猪油、换糖的事跟巧娘道个歉,以后不再掺沙掺假,我们还能帮你把生意也带一带。”

赵婆子红着脸,挠了挠头:“林姑娘,我错了!我不该换巧娘的猪油和糖,不该散布谣言,更不该掺沙掺假。我这就给巧娘赔不是,以后再也不耍小聪明了!”巧娘看着她,小声说:“只要你真心改,都是长街讨生活的,以后互相帮衬着来。”

系统光屏亮起【终极剧情反转·邻里和乐】:

【加盟成果:加盟铺一上午就火了,“千层芝麻酥”“豆沙酥饼”成爆款,巧娘酥饼铺的生意比以前好两倍,一上午卖了两百多块酥饼】

【赵婆子的转变:她主动给巧娘赔了新猪油和细白糖,还把自己的旧烤箱给了巧娘用,按林晚星教的方子做咸香葱花酥,专卖给赶集的村民。她的点心铺和巧娘酥饼铺搭成“长街套餐”,买两块酥饼送一块点心,生意比以前好了四成,逢人就说“是林姑娘和巧娘让我知道了,做生意要实在,掺假就是砸自己的饭碗”】

【意外之喜:巧娘的弟弟听说她生意好转,特意在铺子里帮忙算账,姐弟俩把千层芝麻酥和石家粥摊的粥搭成“书生套餐”,很受求学书生欢迎;长街的街坊会还请巧娘给其他小吃摊的妇人讲“柳氏食道的酥饼经”,让“实在做酥、诚信做人”的道理传到整个城东】

“林姑娘,太谢谢您了!”巧娘拿着当天的钱袋,笑得露出两排白牙,“今天卖的钱,够给弟弟交束修,再给娘上柱香了!”李翠娥也笑着说:“是啊林姑娘,赵婆子刚才还来帮忙烤饼呢,说以后要跟巧娘好好做邻居!”

夕阳洒在城东的长街上,巧娘酥饼铺的旧案板被擦得锃亮,上面用红漆写着“柳氏加盟·巧娘酥饼铺”。林晚星看着腕上静静躺着的“酪”字印记,笑着对苏晴说:“不管是早巷的粥、长街的酥、窄巷的卤、老铺的面、市集的糕、码头的饼、炊巷的汤、街角的卤味、早市的面、胡同的包子、桥头的粥、码头的烙饼、街角的卤味,还是这长街的酥饼,只要有人需要实在的味道,我们就把柳氏食道的‘诚’,一直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