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 第553章 面香飘早市,旧案新味遇寡嫂

第553章 面香飘早市,旧案新味遇寡嫂(2 / 2)

- 食盐3g(调味)

- 食用油10l(炒肉末用)

- 清水800l(煮面用)

- 关键步骤:

1. 按阳春面的方法揉面、醒面、切面;

2. 锅里放食用油,烧到五成热,下生姜末炒香,再放猪肉末翻炒,炒到肉末变色,加生抽拌匀,盛出来备用;

3. 锅里加水烧开,

4. 把炒好的肉末浇在面条上,撒上葱花,再舀点面汤,加盐调味就行;

5. 成品特点:面条筋道,肉末香,青菜鲜,一碗面有肉有菜,营养够,娃爱吃,主妇们也乐意买。

(三)酸辣汤面·开胃款

- 适配场景:爱吃辣的汉子、没胃口的人、赶早出工需要开胃的人

- 基础原料:

- 中筋面粉400g(新磨面粉)

- 清水160l(和面用)

- 食盐2g(和面用)

- 鸡蛋1个(打散)

- 青菜60g(洗净切段)

- 生姜5g(切末)

- 葱花10g(切碎)

- 生抽10l(调味)

- 香醋15l(增酸)

- 辣椒面5g(增辣,可多可少)

- 食盐3g(调味)

- 食用油10l(炝锅用)

- 清水800l(煮面用)

- 关键步骤:

1. 按阳春面的方法揉面、醒面、切面;

2. 锅里放食用油,烧到五成热,下生姜末、辣椒面炝香,加清水烧开,放生抽、香醋、食盐调味;

3. 搅成蛋花;

4. 盛出来撒上葱花就行;

5. 成品特点:面条筋道,汤头酸辣开胃,早上吃一碗,一整天都有精神,爱吃辣的汉子们最爱这个。

匠人心得:“柳氏食道,‘筋’是实在,‘热’是心意。早市的面,用的是新磨的粉、新鲜的料,合的是赶早人的‘热乎、管饱’的需求,这就是‘寡嫂持家’的传承。做面就像过日子,要揉得匀、煮得透,不欺人、不掺假,才能让这碗热乎面,暖了早市人的胃,也暖了过日子的心。”

王寡嫂按方子揉面、切面,很快煮出第一碗阳春面。她端起来尝了一口,眼睛一下子亮了:“林姑娘!这面真筋道!汤也香!赵三那煮得发坨的面,跟这个根本没法比!”

四、早市试新面,反转化敌为邻

天大亮时,早市的人越来越多。王寡嫂让小娃坐在摊子角落玩面团,自己和林晚星、苏晴、李翠娥一起忙活。苏晴大声吆喝:“新出锅的热汤面!柳氏加盟摊王嫂面摊,筋道管饱,一碗暖全身!”

吆喝声刚落,几个提着菜篮的主妇就围了过来。“这是王嫂的面摊?不是说面不好吗?”一个主妇问。王寡嫂赶紧盛了碗肉末青菜面:“张婶,您尝尝!这是林姑娘教俺做的新面,都是新粮新料!”张婶尝了一口,点头说:“哟!这面真筋道!肉末也香,比赵三那没味儿的面强多了!给俺来一碗,再给俺家娃带一碗!”

越来越多的人围过来,阳春面和肉末青菜面很快就卖光了。“给俺来碗酸辣的!越辣越好!”“这面真管饱!明天还来!”

赵三躲在自己面铺门口,看着王寡嫂摊子前的热闹,脸一阵红一阵白。他忍不住走过来,拿起筷子尝了口酸辣汤面,砸吧砸吧嘴:“这面……咋这么好吃?我那面煮出来就发黏,根本没法比……”

林晚星看着他,笑着说:“赵掌柜,想知道咋做的?进来我教你。早市这么多人,你卖你的,王嫂卖她的,根本不愁卖。你要是愿意把换柴火、换青菜的事跟王嫂道个歉,以后不再压价捣乱,咱们还能帮你把生意也提一提。”

赵三红着脸,挠了挠头:“林姑娘,俺错了!不该换她的柴火青菜,不该压价抢生意。俺这就给王嫂赔不是,以后再也不耍滑头了!”王寡嫂看着他,叹了口气:“只要你真心改,都是早市讨生活的,以后互相帮衬着吧。”

系统光屏亮起【终极剧情反转·邻里和睦】:

【加盟成果:加盟摊一早上就火了,“家常阳春面”“肉末青菜面”成了爆款,王嫂面摊的生意比以前好两倍,一早上卖了八十多碗面】

【赵三的转变:他主动给王寡嫂送了新柴火和新鲜青菜,还把自己面铺的旧木案给了她修摊子。他按林晚星教的方子做酸辣汤面,专卖给爱吃辣的汉子。他的面铺和王嫂的摊子搭成“早晚套餐”,早上买王嫂的面送他的咸菜,生意比以前好了三成,见人就说:“是林姑娘和王嫂让俺明白,做生意要实在,坑人就是坑自己。”】

【意外之喜:王寡嫂的小娃见妈妈忙,主动帮着擦桌子、递筷子。她把肉末青菜面和早市买的茶叶蛋搭成“娃套餐”,上学的小娃都爱买。早市的街坊们还请王寡嫂给其他小吃摊的人讲“柳氏做面的法子”,让“实在做面、诚信做人”的道理传遍了整个早市】

“林姑娘,太谢谢您了!”王寡嫂拿着装钱的布包,手都在抖,“今天赚的钱,够给娃买件新衣裳,再买斤肉补补了!”李翠娥笑着说:“是啊林姑娘,赵三刚才还来帮着劈柴火呢,说以后要跟王嫂好好做邻居!”

太阳升起来,照在早市的石板路上,王嫂面摊的旧木案修好了,上面用红漆写着“柳氏加盟·王嫂面摊”。林晚星看着腕上淡淡的“酪”字印记,笑着对苏晴说:“不管是早巷的粥、长街的酥、窄巷的卤、老铺的面、市集的糕、码头的饼、炊巷的汤、街角的卤味,还是这早市的热汤面,只要有人需要实在的味道,咱就把柳氏食道的‘诚’,一直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