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原料(以芝麻酪为基底):
- 芝麻酪300g(过滤掉芝麻粒,取细腻酪体)
- 中筋面粉70g(加入酪体中,增加韧性)
- 鸡蛋1个(打散,增加香气)
- 白芝麻5g(撒在表面,增加香味)
- 食用油5l(刷锅用)
- 关键步骤:
1. 芝麻酪中加入面粉和鸡蛋,搅拌成无颗粒的面糊;
2. 平底锅小火加热,刷一层薄油,倒入一勺面糊,摊成薄饼;
3. 待饼边翘起,撒上白芝麻,翻面再烙1分钟;
4. 取出后卷成卷,切成小段,用竹签串起即可。
(三)芝麻酪球·趣味款
- 适配场景:儿童体验,盲盒搭配
- 基础原料(以芝麻酪为基底):
- 芝麻酪200g(保留芝麻粒,增加口感)
- 糯米粉50g(加入酪体中,增加黏性)
- 白糖10g(调味)
- 白芝麻10g(滚在表面,增加口感)
- 关键步骤:
1. 芝麻酪中加入糯米粉和白糖,搅拌均匀,揉成小球状(每个约8g);
2. 将小球放在白芝麻中,滚一圈,让表面均匀裹上白芝麻;
3. 放入烤箱,上下火180c,烤8分钟,至表面金黄即可。
- 匠人心得:“芝麻酪,贵在‘真’与‘乐’。真者,手工研磨之实,原料之纯也;乐者,亲手制作之趣,共享之欢也。做此酪,需懂‘烟火’——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分享的喜悦,才能做出有温度的酪品。柳氏后人切记,酪道之传,在‘技’,更在‘趣’——让更多人感受到做酪的快乐,才能让酪道永远有活力。”
阿凯跟着林晚星的步骤研磨芝麻,刚开始还一脸不情愿,可当闻到芝麻的香味时,眼里渐渐有了兴趣:“没想到手工研磨芝麻这么香,比买的现成芝麻粉香多了!”
苏晴笑着说:“这就是手工的魅力。我爸当年总说,‘手工做的东西,带着人的温度,机器是做不出来的’。”
四、酪香释偏见,反转再遇真心赞
三个半小时后,“芝麻酪”终于发酵完成。阿凯看着自己做的芝麻酪,酪体呈浅灰色,表面浮着细小的芝麻粒,心里竟有些成就感。他舀起一勺尝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太好吃了!芝麻香很浓,还有牛奶的丝滑,比我以前吃的网红酪品好吃多了!”
这时,张奶奶端着刚烙的葱花饼走进来:“阿凯,尝尝奶奶做的葱花饼,配你们的芝麻酪正好!”阿凯接过饼,咬了一口,又吃了口芝麻酪,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这就是烟火气吧!比我在网红店吃的东西有味道多了!”
他突然对着手机镜头,认真地说:“家人们,我之前错了。柳氏共享酪坊不是网红打卡点,是真正能体验非遗手艺、感受烟火气的地方。这里的人很热情,做的酪品也很好吃,大家一定要来体验!”
系统光屏瞬间亮起【终极剧情反转·真心认可】:
【阿凯的转变:他删除了之前准备的“避雷脚本”,重新剪辑了“体验vlog”,标题是《被我误解的非遗共享酪坊:这里藏着最真实的烟火气》,视频发布后引来百万播放,很多网友留言说“想去体验亲手做酪”;他还主动联系晚星酪铺,想长期合作,推广共享酪坊】
【共享酪坊成果:共享酪坊的预约量暴涨,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体验手工做酪;街坊们也经常来共享酪坊聚会,一起做酪品、聊家常,传承“以酪传情”的传统;省文旅厅还把共享酪坊作为“非遗体验示范项目”,推广到全省】
【意外之喜:苏晴在整理共享酪坊的照片时,发现了一张“全员合影”——照片上林晚星、苏明哲、苏晴、沈玉容、刘达、苏辰还有街坊们围在老灶台旁,笑得很开心;这张照片被中华传统饮食博物馆选中,作为“非遗烟火气”的代表展品】
“林老板,苏晴姐,对不起,我之前不该随便下结论。”阿凯诚恳地说,“以后我会经常来这里,帮你们推广共享酪坊,让更多人知道这里的烟火气!”
林晚星笑着点点头:“欢迎你常来!我们的共享酪坊,就是要让更多人感受到手工做酪的快乐和烟火气。”
五、老灶映烟火,酪道新篇续欢歌
傍晚时分,共享酪坊里依旧热闹。柳小酪和陈乐乐带着游客做芝麻酪球,苏明哲和周启明坐在老灶台旁,喝着芝麻酪,聊着当年的故事。苏晴则在整理游客的体验留言,留言本上写满了祝福:“这里的烟火气太暖了!”“亲手做酪的感觉太棒了!”“下次还要来!”
苏砚往老灶台里添了把新的桑木柴,火焰“噼啪”作响,映着满桌的酪品和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有快乐,有温暖,更有对未来的期待。白承宇在笔记本上写下:“柳氏酪道的传承,是一场与‘烟火气’的相守。从柳老夫人的‘以酪传情’,到林晚星和苏晴的‘共享同乐’,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用心做酪,用爱传情’的初心。”
林晚星翻开“柳氏酪道初记”,在“团圆酪”的旁边,写下了“芝麻酪”及衍生小吃的配方,旁边加了一行小字:“2024年夏末,启新坊,享烟火,柳氏的酪道,是团圆的甜,是芝麻的香,更是刻在骨子里的‘乐’——守住快乐,才能传得下百年欢歌。”
老槐树的枝桠上,夕阳的余晖慢慢褪去,风一吹,满街的酪香混着烟火气,飘得很远很远——这香味,不仅暖了西市街的清晨和黄昏,更暖了那些向往烟火气的心,像苏明远和柳老夫人当年希望的那样,永远热闹,永远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