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春归紫苏宴(1 / 2)

一、惊蛰唤新摊,旧谱配新粉

惊蛰那日,京城的雪化得差不多了,云栖巷的老槐树抽出嫩红的芽。林晚星正蹲在院里翻土,准备种新收的云栖紫苏籽,孙逸尘老先生拄着拐杖进来,手里捏着张烫金请柬:“晚星,宫里要办‘迎春宴’,邀京城里的名厨去献艺,你这‘晚星小食铺’也算响当当,不去凑个热闹?”

林母手里的针线活顿了顿:“宫里的宴,规矩多吧?”温老者凑过来看请柬,指着“百姓食铺亦可参与”的字样笑:“这是新皇的意思,说要让宫里尝尝‘人间烟火味’。咱们就做紫苏宴,把云栖紫苏的新老味道都摆出来。”

苏砚扛着个竹箱进门,箱里是几包印着“2025年春味预拌粉”的油纸包:“我托人从江南捎的,有艾草、荠菜、香椿三种,说是开春吃正好。”阿圆捧着个陶瓮跟在后头,瓮里是“冻干春菜碎”,翠绿的荠菜混着淡紫的紫苏叶:“孙老先生说这是新法子做的,能直接拌进糕里,省得咱们开春采菜了。”

林晚星捏起艾草预拌粉:“先做‘紫苏艾草糕’——预拌粉调糊,铺一层云栖紫苏嫩叶,蒸好后撒蜂蜜,既有艾草的清苦,又有紫苏的香。”她指着香椿预拌粉,“再做‘紫苏香椿酥’,把粉揉成小团,裹紫苏碎和肉末,烤得酥脆,配茶正好。”温老者翻着《云栖紫苏谱》点头:“还得做‘紫苏春卷’!当年苏盟主开春总做,用春饼裹紫苏芽和嫩笋,我记着方子呢——春饼要擀得薄如蝉翼,紫苏芽要带露水摘才鲜。”

院里的土翻得松松的,苏砚正往土里撒紫苏籽,林母剪了些腊梅枝插在瓶里,孙老先生坐在石凳上看他们忙,阳光透过槐树枝洒下来,暖得人心里发颤。

二、宫宴初献艺,旧勺引故人

迎春宴设在御花园的暖阁,二十张食案摆成一圈,林晚星的摊子在最靠水榭的位置,木牌换了“晚星小食——紫苏春味”。案上摆着刚蒸好的紫苏艾草糕,青绿色的糕体裹着紫叶,像藏了片春天;青瓷盘里的紫苏香椿酥摆得齐整,金黄的酥皮裂着小口,香气往外冒;竹篮里的紫苏春卷裹得紧实,春饼薄得能看见里头的紫苏芽。

“这是什么香?”个穿明黄常服的少年凑过来,他眉眼清朗,手里捏着把银勺,勺柄上刻着朵小小的紫苏花。林晚星递上块艾草糕:“是紫苏艾草糕,陛下尝尝。”少年接过咬了口,眼睛一亮:“比御膳房做的清爽!这紫苏味……你这勺和我的像。”他举起银勺,勺柄的紫苏花竟和林晚星案上的铜勺图案一模一样。

林晚星一愣:“陛下的勺?”少年笑:“我不是陛下,是太子赵珩。这勺是我母妃留的,她说当年受一位苏姓先生恩惠,这勺是信物。”他指着铜勺,“你这勺上的花,和我母妃勺上的是一对。”

正说着,个穿宫装的嬷嬷走过来,手里捧着个食盒:“太子殿下,该去前殿了。”嬷嬷瞥见林晚星的铜勺,突然停住,指尖摸着勺柄的花:“这勺……是苏记香料铺的吧?”

三、银勺揭旧恩,反转解前尘

“您认识?”林晚星连忙问。嬷嬷点头:“我是当年照顾太子母妃的张嬷嬷。太子母妃当年落难,被苏先生救过,苏先生送了她这对银勺,说‘见勺如见人’。”她打开食盒,里头是块干硬的紫苏糕,“这是母妃当年省下的,说要等找到苏先生的后人还给人家。”

林母凑过来,看清银勺上的花眼湿了:“这是我爹的手艺!他总在勺柄上刻紫苏花,说这样用着亲切。”太子赵珩愣住:“你是苏先生的后人?”林晚星点头:“我外祖父是苏记香料铺的苏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