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年市团圆味(2 / 2)

三、旧帕揭亲缘,反转续团圆

林晚星一愣:“您认识我?”中年男子点头:“我是城西‘陈记布庄’的陈掌柜,去年秋市买过你的杂粮糕。”他指着老嬷嬷,“这是我娘,当年在苏记香料铺做过活。”

陈嬷嬷抹泪笑:“当年你外祖父总说,我绣的紫苏花丑,却总把我绣的帕子给苏夫人用。”她从怀里摸出个布包,“这是你娘当年落在铺子里的银簪,我收了二十年,总算能还给你了。”

林母接过银簪,簪头的紫苏花还亮着,眼泪掉在簪上:“当年我总偷拿你的帕子学绣,没想到……”话没说完,市集那头传来吵嚷声,个穿灰布衫的汉子扛着个麻袋冲过来,差点撞翻摊子:“让让!让让!”

汉子把麻袋往地上一放,露出里头的紫苏叶:“星姐,你要的新鲜紫苏叶我给你带来了!”是秦虎,他身后跟着小石头,小石头手里捧着个陶罐:“星姐姐,娘腌的紫苏咸菜,给你过年吃。”

张婶也挤过来,手里端着碗饺子:“刚包的紫苏饺子,给你尝尝。”林晚星接过饺子,看陈嬷嬷、秦虎、张婶围着摊子笑,突然觉得这年味儿比以往都足。

这时,苏婉带着温老者赶来,温老者看见陈嬷嬷眼睛亮了:“陈嬷嬷?你还活着!当年你回乡下后,我总打听你的消息,都说你不在了。”陈嬷嬷拍他的手:“我这身子骨硬朗着呢!倒是你,当年为了护紫苏种子,被打得不轻。”

众人正说得热络,秦虎突然喊:“快看!那边在舞龙灯!”大家转头望去,只见一条金龙从街那头游过来,灯笼照得人脸上暖洋洋的。小石头拉着囡囡的手跑过去:“我们去看舞龙!”两个孩子的笑声混着锣鼓声,飘得满街都是。

四、年市烟火浓,紫苏酿团圆

年市摆了十日,林晚星的摊子前天天排着队。她又琢磨出几种新吃食:用桂圆预拌粉做的“紫苏桂圆糕”,蒸得软糯,咬一口桂圆甜混着紫苏香;把芝麻预拌粉和紫苏叶碎混在一起,做的“紫苏芝麻酥”,烤得酥脆,入口即化;还有给孩童做的“紫苏糖画”,用紫苏蜜熬糖,画成小鱼、小鸟的模样,甜而不腻。

陈掌柜天天来帮忙,给摊子挂红灯笼、贴春联;陈嬷嬷帮着林母揉面,两人边揉边说当年的事;秦虎和张婶则帮着搬东西、收钱,小石头和囡囡成了摊前的“小招牌”,举着紫苏肉脯喊:“快来买呀!好吃的肉脯!”

年市最后一日是除夕,百姓们来买年食,都不忘给林晚星拜年。陈嬷嬷给她缝了件新棉袄,里子绣着紫苏花:“穿着过年,暖和。”陈掌柜递过块布料:“给你娘做件新衣裳,也算我的一点心意。”

马车驶离年市时,林晚星回头望。钟楼旁的摊子还摆着,红灯笼在风里晃,陈嬷嬷和林母站在摊前挥手,陈掌柜、秦虎、张婶帮着收拾东西,小石头和囡囡举着紫苏糖画在雪地里跑——满市的烟火气里,紫苏香混着年味儿,像在说这团圆的日子,要年年岁岁过下去。

她摸出怀里的《云栖紫苏谱》,新添的那页写着“年市团圆,紫苏传情”,笔尖沾的红糖浆晕开来,像朵小小的年花,印在纸页上,也印在这满是爱的烟火长卷里。马车行远了,巷口的老槐树挂着红灯笼,雪落在灯笼上,化了又冻,像把这暖人的年味儿,牢牢冻在了京城的冬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