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孙家不只是火夫。”孙大姐突然从桶底捞出块铜牌,上面刻着“味脉监火头军”,边缘的花纹与官袍中年人官靴上的云纹完全相同。“我太姥的手记里写着,孙家世代负责给味脉监传递消息,这桶底的夹层,原是藏密信的地方。”她往浆汁里滴了滴雄黄,雄黄在碗里散开,显出五枚官印,分别对应着五姓的朝廷职位,其中林氏的印上,刻着缠藤刀的图案。
四、香宴立新契
林晚星挥起缠藤刀,在味脉树干上刻下“官民同脉”四个字。刀痕处渗出些金色的汁液,滴在案上的“官宴粽”里,五种食材突然交融,在空气中凝成个巨大的“护”字。“味脉从不是谁的私有物,既受民间烟火滋养,也得朝廷护持才能传得远。”她往汁液里撒了把五姓的信物——荣家的面筛、胡家的酱勺、林家的藤丝、秦家的陶片、孙家的火钳,瞬间长出株新枝,枝干缠着五彩绳,叶片分五色,果实里裹着官印和民契。
秦风把新出窑的陶碗摆成官帽形状,帽顶是林晚星的藤纹碗,帽翅是四姓的特色碗,盛着的新菜各有典故:
- 帽顶碗:藤香龙舟酥,用缠藤刀刻成龙舟形状,酥皮里裹着五家馅料,配着雄黄酒
- 荣氏翅:艾草凉面,面条里掺着苏州的梅干菜,浇头是北京的麻酱,盛在刻着水纹的陶盘里
- 胡氏翅:酱味鸭舌,鸭舌用四川花椒腌制,酱底用百年老缸发酵,佐以桂花蜜调的醋
- 秦氏翅:窑烤粽子,粽叶用古法陶窑熏过,粽馅是五家合制的香料,配着陶缸酿的酸梅汤
- 孙氏翅:炭火烤蛋,蛋壳上画着五姓纹样,蛋黄里嵌着五家酱料,就着凉浆
- 中央合盘:五色龙舟饺拼成龙舟形,饺子皮用五家的汤汁和面,馅里裹着十二种香料
胡荣星将“辟邪篮”里的吃食摆在官契绸布旁,食物的香气与龙涎香交融,在案上凝成个新的契约:“官护民传,味脉永续,朝廷不夺味权,民间不违官契”,落款处是官袍中年人与五姓后人的签名,叠在历代味脉监与先祖的签名之上。官袍中年人往契约上淋了杯雄黄酒,酒液漫过之处,新旧签名突然融合,在绸布上显出“天下味脉共荣”八个字,字缝里长出细小的艾枝。
暮色降临时,煤市街的灯笼在艾香里晕出暖红的光。官袍中年人教林晚星辨认官契上的玉玺,胡荣星在旁边记录新菜的做法,孙大姐给往来食客分送“端午凉浆”,秦风新烧的陶碗里冒着热气,蓑衣老者、蓝褂老者和道袍中年人则在给孩子们讲味脉与朝廷的故事。
夜风卷着艾香与酒香掠过街巷,《煤市街味志》新添的页面上,无数双手正在传递同一枚青铜铃:穿官袍的递给系围裙的,握藤刀的传给捧陶碗的,提篮的递给挑浆桶的……铜铃挂在味脉树下,铃声里,“掌辅同心,味脉永存”八个字渐渐隐去,新浮出的字迹在灯笼下闪着光:“官民共护,味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