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 第369章 秋街露重显真容

第369章 秋街露重显真容(1 / 2)

一、秋货带霜痕

白露的清晨,煤市街的青石板上凝着层白霜,味脉树的叶子开始泛黄,飘落时在地上铺出条金褐色的路。林晚星正用缠藤刀剖着新收的板栗,刀刃划过的地方,栗子壳突然裂开,露出的果仁上印着极小的“荣”字,与牌匾上的笔迹如出一辙。秦风新烧的陶盘摆了满案,盘沿刻着圈桂花纹,盛着的山楂片沾着层白霜,看着像去年冬天未化的雪。

个穿灰布短打的汉子推着独轮车从胡同口进来,车上的麻袋渗着暗红色的汁液,在霜地上拖出道蜿蜒的线,尽头恰好对着味脉树的树根。“收旧味来了。”他往案上倒出些东西:生锈的铜钥匙、半块染着酱色的粗布、十二枚不同年份的铜钱,最底下压着张泛黄的当票,抬头写着“荣记当铺”,当物栏填着“祖传味脉图谱”。

孙大姐的豆浆桶今天裹着层棉套,里面的浆汁熬得浓稠,盛在粗瓷碗里会结层厚厚的皮。“这是按《味志》里的法子做的‘秋凝浆’,得用秋分那天的露水点卤。”她刚把碗递给灰衣汉子,碗沿的白霜突然化成水汽,在空气中凝成个梳双丫髻的小姑娘身影,正踮着脚往酱缸里撒着什么,眉眼竟与穿碎花裙的姑娘有七分像。

穿碎花裙的姑娘如今梳着条长辫,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些新采的果子:北京的秋梨、苏州的桂花糖藕、杭州的塘栖枇杷,最上面摆着个小小的陶偶,是秦风照着老者的模样捏的,眉眼间却多了几分温和。“我妈说这叫‘代际果’,得由家里最小的孩子采才灵验。”她把篮子放在石案上的瞬间,篮底突然渗出些清水,在案上漫出个“胡”字,边缘还沾着些细小的桂花。

二、旧物说秘辛

灰衣汉子从怀里掏出个铁皮盒子,打开的瞬间,满街的桂花香突然变得浓郁,案上的陶盘里,山楂片上的白霜竟慢慢聚成字:“光绪二十七年 秋分 味脉易主”。盒子里铺着层油纸,包着十二根干枯的香草,每根草茎上都系着红线,线头标着不同的地名:“苏州平江路”“北京煤市街”“广州十三行”……最后一根标着“未知”。

秦风往陶盘里撒了把新炒的芝麻,芝麻落在霜地上,突然自己排列起来,显出幅简略的地图:十二条线路从不同方向汇聚到煤市街,交汇点画着个小小的当铺标记。“前儿烧窑时在窑底摸到块碎瓷,上面的花纹和这地图能对上。”他话刚说完,灰衣汉子的铁皮盒突然“啪”地合上,盒缝里渗出些黑色的粉末,落在芝麻地图上,竟把“荣记当铺”的标记涂成了黑色。

林晚星的缠藤刀突然发出嗡鸣,刀身映出的灰衣汉子背后,站着个穿官服的虚影,手里捧着的卷轴上,“味脉归公”四个字刺得人眼疼。她刚要开口,灰衣汉子突然抓起案上的板栗,往地上狠狠一摔,裂开的果仁里滚出些细小的字:“荣家后代藏于胡府,待味脉重续之日方可现身”,与当票背面的字迹完全吻合。

“你们找的味脉图谱,在我这儿。”灰衣汉子解开独轮车的麻袋,里面露出个樟木箱子,锁孔的形状竟与他刚倒出的铜钥匙完全匹配。打开箱子的瞬间,里面的东西突然发出微光:十二张泛黄的图纸拼成幅完整的味脉图,比《煤市街味志》里的详细百倍,图上标着的味脉节点,每个都对应着煤市街如今的摊位,最后一个节点旁写着“孙记豆浆摊”。

三、反转破迷障

樟木箱子的底层突然弹出个暗格,里面躺着块巴掌大的玉佩,玉上刻着的“荣”字被人用刀划了道痕,裂痕里嵌着些暗红色的东西,看着像干涸的血迹。“这是荣家少爷的贴身之物,当年在火场里找到的。”灰衣汉子的话音刚落,玉佩突然裂开,里面掉出张极小的纸条,上面用胭脂写着几行字:“吾儿胡荣氏,实为荣家血脉,待其成年,可持此玉佩认祖归宗——母胡氏绝笔”。

味脉树突然剧烈摇晃,泛黄的叶子簌簌落下,在空中拼成段往事:当年荣记少奶奶在火场中将刚出生的女儿托付给胡家管家,自己则留在火场中取出味脉图谱,却被倒塌的房梁砸中,临终前用胭脂写下血书。而那位管家,正是灰衣汉子的曾祖父。“所以您是……”林晚星握着缠藤刀的手开始发抖,刀身映出的灰衣汉子身影,竟与图谱上标注的“守护者”画像完全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