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糕点铺时,暮色已染红天际。马车路过护城河,岸边的柳树抽出新绿,几个孩童在放风筝,其中一只南瓜风筝飞得最高,线轴握在小柱子手里,他蹦跳着欢呼:“飞到云端啦!”
靖王爷望着那高飞的风筝,轻声道:“等秋收后,我们去江南看看吧,听说那里的桂花十月才谢,正好赶上新米收割。”
林晚星靠在他肩头,晚风带着花香拂过脸颊:“好啊,还要去看看赵灵儿,她去年寄来的信说江南的梅雨季很美,就是少了我的南瓜饼。”
三、谷雨新燕添人丁
谷雨这天清晨,王府的燕子刚孵出雏鸟,西厢房就传来婴儿响亮的啼哭声。林晚星披着晨露赶到时,稳婆正抱着襁褓出来报喜:“是个大胖小子,七斤重呢,眉眼像极了阿香!”
靖王爷推着轮椅守在门外,听见啼哭声松了口气,连忙让管家把备好的红糖、小米送到房里。张婶红着眼圈出来:“可把我吓坏了,折腾了三个时辰,好在母子平安。这孩子生在谷雨,雨水足,以后定是个有福气的。”
林晚星走进房间,阿香躺在床上,脸色虽苍白却带着笑意,怀里的婴儿裹在她亲手缝制的襁褓里,襁褓上绣着南瓜饼图案。她轻轻碰了碰婴儿柔软的脸颊:“看这小鼻子,和你小时候一个样。”
“快给孩子取个小名吧。”阿香笑着说,“你和王爷是孩子的干爹干妈,取的名字定能带来好运。”
靖王爷望着襁褓里的婴孩,轻声道:“生在谷雨,又爱吃南瓜饼,就叫‘雨瓜’吧,简单好记。”
“雨瓜,雨瓜。”林晚星念着名字,将早就备好的长命锁挂在婴儿颈间,银锁上刻着细密的桂花纹,“以后健健康康长大,跟着你娘学做糕点,跟着干爹学读书。”
消息传到街坊邻里,大家都赶来道贺,货郎送了拨浪鼓,裁缝铺送了新衣裳,连卖花的阿婆都送来两盆康乃馨,说是给阿香补身子。庭院里的燕子似乎也凑热闹,老燕频繁地衔食喂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里满是生机。
傍晚时分,李太医来诊脉,笑着对靖王爷说:“王爷左臂的恢复越来越好了,再过半年或许能尝试握笔写字。”林晚星闻言眼睛一亮,连忙扶着他的左臂轻按:“真的吗?那以后就能一起揉面做糕点了!”
靖王爷活动着左臂,虽还无力,却能感觉到久违的知觉:“等我能握笔了,就亲手给雨瓜写周岁贺词。”他看着窗外渐浓的暮色,檐角的燕窝里雏鸟正探出脑袋,“你看,这院子里越来越热闹了。”
林晚星望着满院春色,灶房飘来南瓜粥的甜香,西厢房传来婴儿的呓语,廊下燕子呢喃,远处街坊们的谈笑声隐约可闻。她忽然明白,最好的岁月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精致,而是这烟火人间的热闹与温暖,是春风里新生的希望,是屋檐下相守的安稳。
夜色渐深,林晚星端来温热的南瓜粥,看着靖王爷笨拙地用左臂尝试捧碗,虽晃悠悠却带着坚持。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与梁间的燕影重叠在一起。灶房的灯火亮着,锅里温着给阿香的鸡汤,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与春日的清冽,在寂静的夜里久久不散。
新的生命在春光里降生,旧的燕子在梁间筑巢,岁月就这样在柴米油盐的温暖里缓缓流淌,带着南瓜饼的甜香,带着桂花的清冽,带着余生里细水长流的陪伴,走向更明媚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