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览扫过战报,突然哈哈大笑:\"张将军竟截杀三支援军!这下曹操该肉疼了。\"笑声戛然而止,他正色道:\"不过该传令张将军更换据点了,曹军必会疯狂反扑。\"
刘苍对张燕的初始评价并不高,他认为后世关于张燕统领四十万黑山军的说法存在水分——其中大半都是老弱病残,剩余部队也称不上精锐,不过是接收了黄巾军的残余势力罢了。当刘苍掌控七州之地后,面对精锐之师的威慑,张燕果断选择率众归降。
这种审时度势的举动让刘苍觉得此人深谙投机之道:在明知反抗必败的情况下及时止损。除了善于见风使舵,张燕还以狡黠着称,稍有不利便会全身而退。在刘苍眼中,他不过是个勉强可用的将才。
然而谁都没想到,这个被低估的张燕在主动请缨率领三千铁骑深入敌后时,竟能连战连捷。短短数日间,他接连歼灭多支援军,这般战果足以让曹操与马腾寝食难安。
\"既然张燕已经打开局面...\"刘苍屈指轻叩案几,\"高览,我们也该行动了。\"
高览立即抱拳 ** :\"末将愿为先锋!\"
\"你?\"刘苍略作迟疑,随即拍板道:\"也罢,届时我亲自坐镇,定要给曹马联军再添一把火。\"
[战报传来期间]
侍卫匆匆入内禀报:\"太史将军求见。\"
刘苍闻言皱眉:\"我不是命他安心养伤?\"说着已起身迎出,正看见典韦搀着面容苍白的太史慈站在院中。
典韦本想坚持搀扶,却被对方挣脱:\"末将并非废人!\"
\"老典也是好意。\"刘苍见状劝解道,\"你伤势未愈,何不安心静养?\"
太史慈单膝跪地抱拳:\"末将请战!主公先前制定的双重战略,某愿担负其一。\"
典韦忍不住插话:\"你这老伤号逞什么强?\"
\"太史慈——\"受伤的将领抬眼纠正道,\"末将的姓名还请叫全。\"
屋内唇枪舌剑之际,刘苍推门而出,身旁跟着高览。
\"拜见主公。\"
见刘苍现身,太史慈与典韦立即停止争执,躬身施礼。
\"子义,不是让你好好养伤吗?快坐下歇着。\"
刘苍箭步上前扶住身形不稳的太史慈,言语间透着关切。
\"末将已无大碍,愿为主公冲锋陷阵,请准末将出征。\"
太史慈坚持己见,表示伤势痊愈可再战沙场。
刘苍连连摇头:\"你连站立都吃力,如何上阵厮杀?眼下最要紧的是安心养伤。\"
\"但主公......\"
\"此事不必再议。\"刘苍打断太史慈,唤来侍卫吩咐:\"送太史将军回去静养,未得军令不得擅离。\"
太史慈欲言又止,只得随侍卫告退。
\"太史将军忠心可鉴,主公何不留他在帐下效力?\"高览望着离去的身影进言道。
刘苍摆手道:\"他伤势未愈,不宜劳神。典韦,随我继续议事。\"
典韦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精神抖擞地跟进书房。
\"我已加派黑冰台细作彻查敌情,待明夜实施火攻之计,定叫曹马联军尝到苦头。\"
夜幕降临,江东战场已杀得昏天黑地。甘宁、黄忠二将在富春与周瑜激战正酣,仗着勇武过人且兵精将猛,逼得周瑜节节败退,几欲被赶入江中。危急时刻,孙权星夜驰援,方稳住战局。
江东局势已危如累卵,除战事接连失利外,剩余两郡的豪门望族皆在暗中密谋。明眼人都能看出,孙权如今已是日暮途穷,勉强支撑的政权随时可能倾覆。
这些世家大族向来精于权术,对风向转变尤为敏锐。眼见孙权这艘将沉之船,谁也不愿与之共同覆灭。他们秘密串联的核心计划,便是设法联系甘宁、黄忠二将,欲里应外合彻底终结孙氏政权。
孙权虽察觉世族异动,却束手无策。若效仿孙策以铁血手段 ** ,短期内或可稳定局面,却要付出惨重代价——当年孙策屠戮世族过甚,最终不正是被世家派遣刺客伏杀于郊野?
【夜袭突变】
连绵数里的军营对峙于定陶城前。马腾与曹操因后方援军屡遭截击,原计划待兵力集齐再决胜负。但援军集结迟缓,迫使其继续等待,企图以兵力优势弥补战力不足。
二人殊不知,坐拥七州之地的刘苍岂会在兵力上落于下风?何况此刻马曹联军仅剩十万之众。先前战事已证明,欲取胜至少需两倍于敌的兵力。故始终围而不攻,与守军僵持。
夜幕降临后,营寨周围戒备森严。巡逻队伍往来交错,火把如林照亮四周,唯恐重蹈后方遇袭之覆辙。
漆黑长夜中,一队哨兵如临大敌地警戒着。有个年轻的士兵忍不住打了个长长的哈欠,眼皮子直打架——从暮色降临起他就杵在这儿站岗,抬眼望望天色,估摸着三更都快过了。
这兵丁心里直犯嘀咕:换班的弟兄早该来了,怎的到现在连个鬼影子都没有?他正要扭头向伍长发牢骚,忽见夜空中寒星一闪,未及反应,冰冷的箭镞已深深扎入眉心。剧痛袭来,他的世界瞬间陷入永恒的黑暗。
\"敌袭!快鸣锣——\"伍长话音未落,更多暗箭已破空而至。转瞬间,整支巡逻队便成了满地尸首。垂死的哀嚎声总算惊动了营中其他哨队,两队人马火速赶来,见到同袍横尸当场,慌忙举起盾牌结阵。
\"夺夺\"的闷响不绝于耳,箭雨倾泻而下。偶尔响起几声吃痛的闷哼——总有利箭从盾阵缝隙钻入血肉。\"撤!快撤!老罗头速去中军报信!\"眼见防线将溃,伍长嘶声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