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1 / 2)

青龙刀劈开血路,美髯公带着残部向上庸疾退。臧霸望着烟尘中的背影,不甘地攥紧刀柄:\"两员大将竟敌不过...\"话音未落,掌心已渗出殷红。

张绣怒火中烧,但此刻无暇顾及这些,他深吸一口气下令:\"留一支小队清理战场,其余人立即赶去与赵云会合。\"

臧霸迅速指派小队善后,随即与张绣率领主力骑兵疾驰前行。

赵云正率领两万铁骑全速推进。他不断鞭策战马,心急如焚地催促着部队加快速度。就在即将抵达之际,严颜的伏兵突然杀出,将他麾下铁骑团团围住。

赵云略一迟疑便恢复镇定。他敏锐地发现此处地势不利埋伏,敌军兵力薄弱且非精锐之师。为节省时间,他当机立断放弃阵前单挑,直接发动冲锋。

铁骑的雷霆之势势不可挡。在赵云与华雄的指挥下,两万铁骑如利刃般撕开包围圈,继续向上庸挺进。

\"快追!绝不能让他们攻入上庸!\"严颜急令骑兵追击,另派副将统领步兵全速跟进。

此时上庸城外,王迪冷静观察着激战中的张飞。他深知这位猛将的厉害,已做好以人命换时间的准备。

\"王迪,还不速速投降!\"张飞的蛇矛不断收割着守军性命。

忽然,远处传来震天动地的马蹄声。王迪精神大振:\"援军已至,张飞你还能猖狂多久?\"

张飞击退围攻的士兵后举目远眺,只见地平线上黑压压的骑兵正如潮水般涌来。

\"是刘苍的铁骑?!\"他不禁失声惊呼。

(张飞心急如焚——云长兄与严颜将军明明前去阻截,为何敌军援兵仍会现身?莫非二人遭遇不测?不,以二哥之勇武绝无败理!可眼前这支铁骑又从何而来?无暇细想,他丈八蛇矛横扫突刺,将数名黑甲士卒击落城垛,反身抓住云梯纵跃而下。

此刻城墙已非久留之地。若能速擒王迪或可扭转战局,但这些黑甲死士前赴后继地纠缠,远处铁骑洪流转瞬即至,他只得暂避锋芒。目睹张飞退去,王迪紧绷的心弦骤然松弛,踉跄后退时被亲兵及时扶住。

\"传令全军严阵以待!\"他强撑着摆手,\"速开城门迎援军...\"话语未毕便含笑闭目,在震天蹄声中沉入黑甜乡。

城下张飞正遇李严,二人仓促组织防线却难挡铁骑冲阵。看着被撕得支离破碎的阵线,两位猛将相视苦笑——此战已败。

当赵云铁骑与臧霸、张绣部会师入城时,上庸之围遂解。与此同时,江东战线甘宁与黄忠会师富春,剑指会稽;兖州战场太史慈绕过东郡连克数城,将这座坚城化作孤岛。

冀州信都城内,每当捷报传来,刘苍案前的进度系统便闪烁出璀璨光华。

刘苍难免感到几分失落。这次攻占的几座城池规模较小,系统给出的奖励也实在差强人意,大多是些高产作物种子,对他而言已无太大价值。

倒不是说这些种子不好,只是它们带来的效益已大不如前。自最初获得高产种子至今,经过数年推广,整个七州之地几乎都已种上了这些作物。如今这些种子对他而言,确实意义有限。

好在奖励中还有几张招降卡,倒让刘苍喜出望外。先前几场战役中,他俘虏了不少名将,可惜都是些硬骨头。三国时期最重忠义二字,许多人把名节看得比性命还重,劝降谈何容易?有了招降卡就简单多了——不降?直接一张卡甩过去,看你还嘴硬不嘴硬。

秋风送爽,又到了金秋丰收时节。这几年来,每逢此时,刘苍治下的百姓无不欢欣鼓舞。自从推广高产作物,七州百姓的粮食年年有余,仓廪日益充实。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华夏百姓自古便最是淳朴。只要能有口饭吃,日子勉强过得去,他们就会毫无保留地拥戴统治者。纵观历史,每逢王朝末世,除了野心家作乱,更多是因百姓活不下去,为了一口吃食,为了卑微地活着,才不得不揭竿而起。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到,历史上王朝将倾时,往往天灾人祸接踵而至。

现在整个七州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唯有一人例外。郭嘉看着眼前兴奋不已的枣祗,满脸无奈:\"枣祗,你该不会真想走遍七州每寸土地吧?\"

\"当然!怎么,难道你感受不到丰收的喜悦?\"枣祗反问道。

这位赤脚站在田间的农业大家,裤腿卷到小腿,脚踝和裤管上都沾着干涸的泥点——正是历史上提出屯田策的枣祗。

大汉建安五年,信都城郊。

枣祗身着粗褐短衣,双臂沾满泥垢,乍看与田间老农无异,哪似位列公卿的朝臣。

\"丰收之喜自不待言,只是...\"郭嘉颓然跌坐道边,揉着酸胀的小腿叹道,\"这双腿实在不听使唤。不若歇息半日,明晨再行赶路?\"

\"竖子!\"枣祗睨视这个比自己年轻数岁的同僚,嗤笑道,\"瞧你这般模样,倒似较我更年长十载。平日疏于弓马,今日方知悔否?\"

郭嘉仰面望天,忽想起月前与主公对弈时故意相让之事。那棋盘上看似云淡风轻的一子之差,终是换来今日这般苦差——刘苍竟将他发配至屯田营,更嘱貂蝉速速为其择妇成家。

这位汉王帐前一谋士,偏偏是唯一敢在朝堂上袒腹饮酒的狂士。即便以荀彧之严正,屡次弹劾亦不过换来几句不痛不痒的训诫。此番选亲消息甫出,信都世家竟相遣媒,谁不欲将这\"擎天玉柱\"聘作东床?

此刻王府演武场内,枪风如龙。刘苍短衫尽湿,掌中霸王枪倏忽刺出百点寒星。最后雷霆一掷,三丈外青石应声而裂,枪尾犹自颤动不休。

\"夫君。\"貂蝉执帕近前,纤指拭去他额间汗珠,\"新熬的蜜粥,且润润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