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军师方才说诸葛亮现居南阳?\"关羽突然发问。
陈宫颔首,心知关羽顾虑。南阳已是刘苍属地,贸然相邀风险不小。更何况文士相争比武将更甚——自古文无一。
当时南阳政务井井有条,若请来诸葛亮,又当如何安置?
\"我去!\"刘备斩钉截铁道,挥手制止了关张二人的劝阻。
诸葛亮,字孔明,山东琅琊阳都人士,生于东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 ** 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幼年失怙,十三岁随叔父诸葛玄避乱豫章,后辗转荆州。弱冠之年躬耕陇亩,晴耕雨读,与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元直等名士交游,时人誉其有\"卧龙\"之才。
初欲效力刘表,未得重用,遂携妻隐居于南阳隆中。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次造访草庐,亮感其诚意,献\"跨有荆益、三分天下\"之策,史称《隆中对》。后任蜀汉丞相,受托孤之重,夙夜忧勤,事必躬亲。或谓其\"食少事烦\",终至积劳成疾, ** 五丈原军中。
尝有刘苍者欲延揽孔明,然亮以\"帐下谋士如云\"婉拒。盖谋士所求者,乃佐明主成就霸业,若不得专任,宁隐居以待天时。后世论者以为,若非刘备三顾之诚,卧龙或终老林泉矣。
**古时声名重于泰山**
刘苍不愿因葛亮之故令天下名门疏远,甚至转投他方诸侯。虽无惧,却也不屑纠缠。在他眼中,麾下郭嘉、贾诩、戏志才等谋士,皆不逊于诸葛亮。一个既不能杀亦无用之人,不过鸡肋罢了。
且看刘备一方——他执意亲访陈宫,关羽张飞极力反对,反倒对陈宫生出不满。为避刘苍耳目,此行只得暗中行事。
江东局势亦不乐观。周瑜兵败后,孙权不顾劝阻,仓皇迁都建安,唯恐刘苍乘势攻至会稽。此举动摇军心,连周瑜亦感颓丧。
“报!敌将城外叫阵!”传令兵疾步来报。
自退守吴兴乌程,刘苍大军压境,连日挑衅。江东猛将黄盖、韩当已被俘,周瑜无将可用,唯有望向亲卫:“挂免战牌。”
此举虽显无奈,却是眼下唯一选择。
————
**398.吕范献策**
黄盖、韩当被擒,周瑜帐下几无可用之将。面对刘苍汹汹之势,纵有韬略,亦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吕范,字子衡,汝南人士,东吴开国元勋。
早年曾任汝南郡县小吏,后避乱至寿春,与孙策相识。追随孙氏兄弟征战天下,为奠定江东基业立下不世之功。吴国建立后,获封南昌侯爵。黄武七年离世,孙权亲临吊唁,悲痛不已。
其人允文允武,弓马娴熟,兵法韬略俱佳。在孙吴政权中堪称中流砥柱,然性格孤高,鲜少折节下交。其傲骨与关羽颇有相似,然不同于云长内敛之傲,吕范之傲更为外显。若能令他心服,则必倾心相待。
时值周瑜兵败于刘苍,吕范自请驰援,亲率劲旅赶赴乌程。乍见故人不由得大惊失色——昔日 ** 倜傥的周郎竟已形销骨立。
\"公瑾何至如此?\"素日与周瑜交好的吕范难掩关切。
周瑜强展笑颜,邀其入座后叹道:\"困局难解,智穷力竭,莫非我当真...\"
\"非战之罪也!\"吕范正色打断,\"刘苍枭雄之姿已现,各路诸侯岂能坐视?但假以时日...\"
此言如惊雷炸响,周瑜倏然顿悟。西川停战、北疆议和等事瞬时贯通——这分明是天下诸侯暗中结盟对抗刘苍之兆!
见周瑜重燃斗志,吕范终得宽慰。
周瑜凝视远方,手指轻轻敲击城墙。孙尚香站在哨塔阴影处,铠甲泛着冷光。
\"末将愿往。\"吕范再次 ** ,长斧在青石地上划出火星。
军营方向忽然扬起尘土。甘宁的骂声戛然而止,战马不安地踏着碎步。周瑜眯起眼睛,看见传令兵挥舞的红色令旗。
孙尚香的弓弦发出细微颤音。她取箭时,周瑜注意到箭囊里少了两支羽箭。
城下甘宁突然调转马头。他临走前甩出的飞钩挂走了半面军旗,守军们愤怒的喊声在瓮城里回荡。
吕范的斧刃映出他绷紧的下颌线。周瑜忽然按住他的肩甲,力道大得让甲片咔咔作响。
暮色渐浓时,炊烟在军营上空扭曲成诡异的形状。孙尚香卸甲的声音像冰棱碎裂,周瑜数到七声时,她已消失在廊柱之间。
更鼓响起前,巡逻士兵看见大都督仍在城垛前伫立。他的披风被夜露浸透,却始终盯着西南方向的星空。
说实话,吕范的武艺在跟随孙策、孙权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早已得到充分验证。虽然没和黄盖、韩当等人私下较量过,但从他满身的战功来看,应当不会比他们差多少。周瑜此刻有些拿不定主意——他清楚吕范的武艺确实不凡,与黄盖、韩当不相上下,可那两人都被对面生擒了啊。
\"公瑾还犹豫什么?让我去挫挫那狂徒的气焰,叫他见识江东豪杰的本事!\"
\"也罢...子衡务必当心,甘宁绝非等闲之辈。\"周瑜最终还是松了口,不过暗中已做好安排,万一吕范不敌也好及时救援。
\"放心瞧好吧!\"吕范扛着长斧快步下城,点齐一队精兵,城门开启时便纵马冲了出去。这些年他在战场上未尝败绩,虽说甘宁近来连败黄盖等大将,但他自信不会输给对方。
城下的甘宁正骑着战马来回踱步,腰间粗铁链拖在地上哗啦作响,嘴里骂声不绝。军阵后方,刘苍身披金盔铁甲,横握霸王枪观望战况,转头问身旁的铁骑统领:\"今 ** 们会应战吗?\"
\"殿下,前几天叫骂都没动静,估计还是...\"这位统领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悍将,话未说完就被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