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1 / 2)

刘璋的这道调令使严颜和李严既恼怒又无力反抗。

邓芝连夜写下一封长信,派快马火速送往成都。信中不仅详细分析了当前战局,更力谏主公收回成命。他特意强调近来流传的种种谣言皆是敌军诡计,严颜、李严两位将军忠心可鉴,绝非张鲁之流可比。

然而这封诚恳的长信却起了反效果。刘璋读罢信笺,脸色铁青——近来那些愈演愈烈的谣言,字字句句都戳中他心底最深的恐惧。最终这位益州牧还是决定将两位大将调回身边严加看管,却不知这道调令正在亲手毁掉自己的根基。

天色阴沉,李严与严颜悄然离开黄泥关。他们刻意选择深夜秘密行军,就是担心消息走漏后关羽会趁虚而入。两位将军只盼能尽快赶赴成都,当面表露忠心。可惜他们刚出关隘,远处林间就闪过几个鬼祟的身影。

战局急转直下。得知守将离去的消息,关羽当即率领大军压境。张飞更是亲自上阵,对着尚未完成布防的邓芝发动猛攻。若非黄泥关城墙高厚,怕是一次冲锋就要失守。

\"将军,我们......\"副将望着城下暴跳如雷的张飞,声音里满是绝望。这位早就对刘璋心生不满的将领,此刻更是彻底寒了心。

邓芝按住剑柄的手微微发抖:\"再坚持几日......\"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副将压低声音禀报:\"孟达到访。\"

\"谁?\"邓芝瞳孔骤缩。在这个两军交战的危急时刻,那个叛徒竟敢孤身前来?沉吟许久,他终是挥了挥手:\"带他上来。\"

(刘璋继位后,其所作所为令众臣心寒。不仅重用奸佞之徒,更对忠良之士多加打压。此人性格多疑,处事昏聩,与仁德之君刘备相比,实有天壤之别。

追随这般庸主,注定没有出路。易主而事并非臣子本愿,实因刘璋昏庸无能,令人不得不另谋明主。

(公元200年夏,益州局势骤变)

五月底,李严、严颜二将驻守黄泥关隘,与关羽大军对峙数日,成功阻其攻势。然成都突然流传谣言,刘璋闻讯震怒。加之关张撤军,其自以为危机已解,竟急令二将撤防回都。

邓芝上书苦谏,反遭严词斥责。黄权等有识之士亦进言劝止,皆被驳回。刘璋一日数诏,强令撤军。李严、严颜只得秘密返都面谏,终是无功而返。

二将刚离,关羽大军即刻猛攻。邓芝虽奋力退敌,却难挽颓势。当夜孟达前来游说,终说动邓芝次日开城归降。雄关就此易主。

关羽乘胜连克蓝田,兵锋直指汉水。此讯传开,益州震动。谁曾想雄关陷落如此之速?更不料邓芝竟会倒戈。此刻汉水告急,汉中危矣。

许多人对刘璋的统治早已心生怨怼。这位主公平日里昏聩无能也就罢了,值此危难之际,竟仍疑神疑鬼,优柔寡断,令众多臣属萌生投效刘备的念头——那位以仁德着称的玄德公,素来宽厚爱民,在民间享有盛誉。

对比两位主公的为政之道:刘备待下宽和,体恤将士;反观刘璋,听闻黄泥关失守、蓝田沦陷,得知关羽大军进抵汉水时,竟面露喜色。在他眼中,汉中既属张鲁领地,便乐见关羽与张鲁两败俱伤,非但按兵不动,更严令诸将不得驰援。

这道荒唐的军令引发轩然 ** 。益州各地暗流涌动,不少将领悄然遣使致书关羽,期盼刘备早日入主。刘璋的昏庸统治已令众人心灰意冷。

此时的刘备正驻军南阳,愁云渐散。忽得益州孟达来投,欲迎其入蜀。与此同时,江东战局尘埃落定:庐江易主,江东六郡沿江布防,彻底封锁了孙权的扩张之路。

刘苍班师荆州后,立即调兵遣将谋取扬州,更令青州驻军突袭徐州。此举令觊觎徐州的曹操猝不及防——他刚得豫州,正欲经略徐州,未料被刘苍捷足先登。

曹营谋士们争议不休:若夺取徐州,将切断刘苍治下疆域的联系,必引发大战;但刘苍当下用兵重点理应在冀州。战云密布中,曹操陷入沉思:为徐州之地与刘苍全面开战,究竟是否值得?

为确保稳妥,曹操最终只得舍弃徐州,转而进军雍州。

304.夺取冀州、扬州

刘苍于荆州城内发号施令:“命黄忠为主将,臧霸、张绣为副将,统率五万兵马,进军冀州。”

稍作停顿后,他继续道:“命张燕为主将,郝萌、去卑为副将,带领帐下诸将,率五万大军自青州出发,直取徐州。”

“再令张辽、高顺、张合、高览统领五万大军攻取扬州,除江东四郡外,务必尽占扬州之地。”

“其余将领各守其位。”

随着一道道军令颁布,天下诸侯皆为之震动,尤以徐州、冀州两地最为惶恐。

许都城内,曹操凝视探子递来的情报,沉默许久。

最终他叹息道:“未曾想刘苍此番竟三路齐发,当真——”

话未说完,但帐下文武皆心知肚明。这位天下最强诸侯要么按兵不动,一旦出手便是雷霆之势,绝非此前征讨江东时的小规模用兵。

“诸位以为,我等该如何应对?”

谋士进言道:“主公无需忧虑,既然徐州难保,不如转攻雍州、秦州,待平定后再图凉州与北地。”

另一人附和:“不错。此外,主公可派一员稳重大将率军牵制徐州,即便无法全据,亦可夺取部分疆土拖延刘苍进军,使其无暇妨碍我方攻打雍州。”

话音未落,众将纷纷请战:

“末将愿往,定叫刘苍小儿不得安宁!”

“末将 ** !”

“某去会会他,倒要看看刘苍有何能耐!”

见诸将斗志昂扬,曹操心中甚慰——虽实力不及刘苍,但麾下毫无惧色。若真到生死相搏之际,胜负犹未可知,毕竟战争绝非仅凭疆域广狭而定。

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目光扫过请战的将领,沉吟道:“夏侯惇,此次由你统兵三万出征。”

夏侯惇喜出望外,全然不顾其他将领的沮丧神情,拱手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