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2 / 2)

\"铮——\"

琴音徐徐荡开。

初如清露坠潭,泠然作响;

继而似细雨成溪,潺湲流淌;

终若百川归海,波澜不惊。

曲调始终从容雅致,不见湍急之势。

却在临近终章时,将\"溪流入海\"的意境勾勒得淋漓尽致——

并非惊涛骇浪,而是浩渺无垠。

涓涓细流汇入 ** ,仅泛起些许微漪。

这琴韵不止于摹形绘景,更蕴藏深意。

譬如丹青妙手,既能写生传神,又可托物言志。

此刻绕梁所鸣,亦是弦外有音。

曲中丘壑,皆因抚琴者的胸襟而气象万千。

周瑜与鲁肃早已阖目静听。

直至余韵消散,周瑜方睁眼慨叹:\"绝妙!\"

\"当真绝妙。\"鲁肃亦颔首称许。

周瑜又道:\"此曲兼得意境与神思。\"

鲁肃补充:\"且气韵贯通,浑然天成。\"

二人所言,俱是真情。刘苍也随之颔首浅笑。

周瑜略作思索,问道:\"请教先生,此曲可有名称?\"

\"自然有的。\"刘苍含笑答道:\"此曲名为《海纳百川》,亦是寄望听众能心胸开阔,待人接物更加包容。\"

\"妙哉!\"

\"好一个海纳百川!\"

周瑜与鲁肃异口同声赞叹道。

二人神色肃穆,皆被曲中深意所动。他们领悟到,这旋律正彰显着包容万物的胸襟。若无如海般广阔的胸怀,何以容纳百川归流?

\"实在是妙不可言。\"鲁肃温雅笑道:\"先前一曲《霸王别姬》演绎项羽生平,如今这《海纳百川》更胜一筹。\"

周瑜闻言疑惑:\"《霸王别姬》?\"

鲁肃解释道:\"来时马车上,先生曾弹奏此曲,令我深受震撼。\"

\"是么?\"周瑜转向刘苍,拱手道:\"不知先生可否赐教?\"

\"举手之劳。\"刘苍淡然一笑。

修长十指轻抚琴弦,《霸王别姬》的旋律随即流淌。悠扬琴声渐转为战场厮杀,最终以悲怆收尾。

曲终许久,周瑜仍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良久,他长叹一声:\"先生大才,令公瑾自愧弗如。\"向来以才学自傲的周瑜,在音律一道上,不得不承认与刘苍相差甚远。

面对赞誉,刘苍只是微笑不语。此刻他的注意力已被脑海中响起的系统提示所吸引——音律之道的修行已然圆满,新的绘画天赋正在觉醒。

《琴缘》

\"先生,可否容公瑾抚奏一曲?\"

周瑜眼中闪烁着期待,仍对那绕梁琴念念不忘。

刘苍浅笑颔首:\"请便。\"

抚过琴弦的指尖凝着十二分珍重,像是触碰易碎的梦境。绕梁木纹间流淌着三百年的松风,在周瑜指下苏醒的刹那,整个厅堂骤然明亮。

\"铛——\"

一粒清音自弦间跃起,恰似玉簪敲碎冰河。

\"不愧是绝世名器。\"周瑜的赞叹里混着隐约叹息,\"单论这冰弦清响,已胜焦尾三分。\"

他说得含蓄。听在知音耳中,却是七分惊艳三分怅然——焦尾琴匣上积累的十年荣光,此刻正簌簌剥落。

忽而十指翻飞,不成曲调的琴音竟自成山水。时而激越如银瓶乍破,忽又缠绵若絮语绵绵。乱弹的碎片缀成星河,这是唯有神品灵器才容得下的放肆。

余音散尽时,周瑜的魂还在弦上震颤:\"得触此琴,平生无憾。\"

\"焦尾亦是稀世珍品。\"刘苍话音未落,便见对方目光黯了黯——那是一种伯乐遇见千里马后,再难忍受寻常良驹的落寞。

\"咳咳!\"鲁肃的咳嗽声斩断琴韵。两道人影在烛光里交头接耳,刘苍分明听见\"姓名\"二字在梁间盘旋。

\"在下唐突。\"周瑜倏然整襟,\"敢问先生......\"

话未说完,已撞进对方含笑的眼底。那神情分明在说:我等你问这一句,已等了许久。

鲁肃目光灼热地注视着刘苍,内心充满对这位神秘人物身份的探究渴望。

刘苍淡然一笑,从容道出:\"在下刘苍。\"

听闻此言,周瑜与鲁肃神色骤变。刘苍之名如惊雷贯耳,即便身处江东亦多有耳闻。

周瑜猛然起身,面色阴沉地审视着眼前之人:\"可是那位平定大漠的刘苍?\"

鲁肃同样神情肃穆。此等人物突然现身江东,令二人不敢有丝毫松懈。

\"正是。\"刘苍含笑颔首,\"不过两位反应倒是出乎意料。\"

周瑜目光如炬:\"阁下声名显赫,不在大漠坐镇,却现身江东,究竟意欲何为?\"

\"若说并无企图,二位可信?\"刘苍轻耸肩膀。

周瑜哪肯轻信:\"此言当真?\"

鲁肃暗自回想先前景象,却未发觉对方有何异常举动。

\"说来话长。\"刘苍面露无奈,\"我此行只为体察民情。\"

\"江东之事与阁下何干?\"周瑜寸步不让。

刘苍摇头叹息:\"我乃汉室宗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何来不可行之理?\"

周瑜一时语塞,无言以对。

他欲言又止,终究未能道出只言片语。

当今天下豪强并起,却仍属汉室江山。刘苍身为汉室宗亲,自然名正言顺。

以周瑜的眼力,早已预见这乱世必将再起纷争,天下方能安定。

孙策新得豫章,日后定会谋划北上。此时刘苍突访江东,岂会仅为体察民情而来?

刘苍缓缓道:\"我本欲在江东游历考察,不料途中偶遇子敬,盛情相邀难却,加之素来仰慕公瑾,便顺道来访。\"

言至此,他稍作停顿。

目光深深掠过鲁肃,最终落在周瑜身上。

\"谁知方才还以琴会友,其乐融融,亮明身份后,二位便如临大敌。\"

他怅然长叹:\"早知如此,断不会前来叨扰。\"

说罢挥袖收起绕梁琴,转身欲去。那背影竟透着几分萧索。

\"这!\"

周瑜与鲁肃俱惊——名琴竟凭空消失!二人相顾骇然。

但念及先前刘苍取琴时亦显神通,震惊之情稍纵即逝。

当务之急,是应对眼前局面。

周瑜以目询于鲁肃,求证刘苍所言虚实。

鲁肃会意道:\"确实是我力邀,他方肯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