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2 / 2)

两军交锋之际,慕容部首领带着部众冲杀而来,其士卒发出野兽般的嚎叫,令人作呕。随着距离拉近,冲锋速度骤然提升,最终两军轰然相撞。前排士卒瞬间被撞得人仰马翻,有的甚至被铁骑踏成肉泥。典韦与刘苍率先突入敌阵,二人左右呼应,每次挥动兵器都能斩杀数敌。

激战过后,双方各有死伤,但战场上横陈的多是鲜卑人尸首。有刘苍亲率将士冲锋,全军士气高昂至极!

\"杀!!!\"

重整军阵后,刘苍再次率部杀向鲜卑。慕容部首领也毫无惧色地迎战。数万大军厮杀,方才的伤亡根本不足挂齿。此战关乎两军存亡——若慕容部战败,刘苍就能长驱直入鲜卑腹地。

要是连慕容部都挡不住刘苍,其他部落更非敌手。起初慕容部兵力占优,但几番激战后竟已势均力敌。察觉此状的慕容部首领暗自焦急,这说明己方伤亡更重,刘苍军队战力更强!若继续硬拼,等待他的只有 ** ,而且伤亡会愈发惨重。慕容部首领萌生退意,虽是关乎鲜卑存亡之战,但再战只会让族人枉送性命。

在又一次激烈交锋后,双方重新调换战位,慕容部撤回原先驻地。但这次他们并未停留,而是全力向北疾驰。

见此情形,刘苍当即下令全军追击!趁敌败退之际,正是歼灭慕容部的最好时机。可追出数十里后,战马渐显疲态,刘苍这才止住追击,率部寻得一处河岸安营扎寨。

此刻若展开舆图,便会发现此处距狼居胥山已近在咫尺,同样毗邻鲜卑王庭所在。若继续北上,必将遭遇鲜卑各部联军主力,那可是十余万骁勇之师。

刘苍麾下虽皆是百战精锐,但深入敌境对抗十倍之众,胜负实难预料。稍作休整后,刘苍明智地撤回先前击败慕容部的区域驻扎,并派出多支劲旅清剿周边部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经此扫荡,漠南之地再难觅胡骑踪迹。

与此同时,张辽、高顺所部也大破拓跋部,三路大军齐头并进。值此之际,鲜卑各部首领正齐聚狼居胥山下的王庭议事——自步度根被刘苍诛杀后,鲜卑再无共主,先前各部落各自为战,虽结盟却不相援,以致接连败北。

\"刘苍铁骑转眼就要兵临王庭!若再各自为政,我鲜卑必将亡族灭种!\"

\"此祸端皆因扶罗韩背主而起,不如将其绑献汉军,再奉上牛羊求和?\"

\"荒谬!数万族人性命岂能白送?你这般怯战,可配做草原儿女?\"

帐内争吵愈演愈烈,始终未能达成共识。扶罗韩终于拍案而起:\"诸位......\"

鲜卑各部的首领们争论不休时,扶罗韩的洪亮嗓音打断了嘈杂:\"与其空耗时日,不如立即推举新任单于!刘苍的铁骑转眼就会踏平狼居胥山。\"

帐内骤然寂静,众人目光闪烁。素利、轲比能、步度根三大部落的覆灭历历在目,如今能抗衡汉军的只剩扶罗韩、拓跋、慕容、段部、宇文几支力量。其中拓跋力微、莫护跋与扶罗韩三人尤负盛名——尤其是那位被后世北魏尊为神元皇帝的拓跋力微,此刻正接受着各部首领的审视。

最终共识在沉默中达成。当拓跋力微接过象征权柄的金狼头令箭时,他当即命令各部集结精锐:\"分兵迎战等于自取 ** ,唯有集中兵力击溃其中一路,再驰援其余战场,方有胜算!\"这个大胆的战略需要精准的时机把控:偏师迟滞两路敌军,主力速战速决后立即分兵支援。

就在鲜卑骑兵如铁流般向单于庭汇聚时,远在三百里外的雪原上,刘苍的玄甲军团正碾碎枯枝向前推进。双方都不知道,命运的天平即将在暴风雪中倾斜。

东线的田豫与西线的张辽正与刘苍并驾齐驱。早在发兵之时,三人便已约定在狼居胥山会师。

\"定要饮马北海!\"张辽望着北方笑道,\"让咱们看看这片镶嵌在亚欧大陆上的蓝眼睛。\"

谁知行军途中,田豫突然遭遇宇文部拦截。奇怪的是,这些鲜卑骑兵仅列阵阻路,并未主动进攻。几乎同时,张辽的先锋部队也被段部人马截住了去路。

而刘苍的中军主力前方,赫然出现了鲜卑联军的大纛。这支由拓跋力微纠集的联军,竟汇集了三十万控弦之士!放眼望去,茫茫草原上尽是皮甲骑兵,兵力足足是汉军的四倍有余。

\"拓跋力微这次把家底都掏空了啊。\"刘苍眯着眼眺望敌阵。只见中军大旗下,拓跋氏与慕容氏的旗帜并肩而立,翼侧还有扶罗韩、能臣氐等部落的狼头纛。这些部落首领显然达成了同盟,誓要在此与汉军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