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东风起时,再行火攻更为稳妥。\"
东风?
黄盖一时愣住,未能领会其中深意。
\"老将军精通水战,岂不知火攻需借风力?\"
\"若要对北岸敌军实施火攻,必须借助东南风势。倘若刮起北风,火船反烧己方,岂不弄巧成拙?\"
周瑜指向北方,详细解释道:
\"如今正值寒冬,多为西北风。唯有天气回暖时,才可能偶现东南风。\"
\"因此需静候时机,待东南风起再行火攻方为上策。\"
黄盖顿时醒悟,面露惭色,自嘲道:
\"老夫惭愧,竟疏忽了风向这等要事,还是公瑾思虑周全。\"
周瑜背手伫立,冷峻的目光投向对岸。
\"传令全军备战。\"
\"静待东南风至,助我等火烧夏口,让刘备溃不成军!\"
......
七日后。
这些时日里,刘备始终按兵不动,依照秦牧之计打造铁索连舟。
数百艘战船以铁索相连,组成四十余艘巨型舰船。
数万士卒登船后,惊异地发现舰船稳如平地。
江上风浪虽大,连舟巨舰却稳若磐石。
北方将士不谙水战的弱点,就此得以弥补。
全军士气为之一振。
\"主公,铁索连舟已成,我步卒转眼化作水师。\"
\"何不乘势出击,一举击溃周瑜四万大军?\"
老将黄忠热血沸腾,跃跃欲战。
\"主公,汉升将军所言极是。\"
「我军结连舟之阵已有多日,主上仍按兵不动,恐令周瑜寻得破敌之策。」
「末将以为,当出其不意,速攻速决!」
魏延抱拳请战。
「请主上下令。」
「此番我甘宁有十成把握,必破江东水师!」
甘宁斗志昂扬,再无畏江东水军之强。
众将不解其中玄机,自是不知刘备为何迟迟不战。
刘备心知按兵是为诱周瑜入彀,却不解铁索连舟已成,为何周瑜仍不施火攻。
「军师,周瑜究竟在等什么?」
「莫非...看破了计谋?」
秦牧淡然道:
「周瑜不动,是在等天时。」
天时?
刘备目光微动,仍未参透。
周瑜计谋皆已就绪,万事俱备,还需等候什么天时?
直令黄盖诈降火攻便是。
「子璟,孤实不解,周瑜待何天时?」
刘备继续追问。
秦牧正要作答。
忽江风扑面。
原本低垂的旌旗骤然翻卷。
风势大作!
南风骤起!
秦牧含笑。
抬手遥指猎猎旌旗:
「主上,周瑜所候天时已至。」
「东南风起了。」
刘备仰观旌旗舞动,面现困惑。
「欲行火攻,必借风势。」
「若遇逆风,岂非 ** 战船?」
「隆冬时节,多为西北风,偶有东南风起。」
\"周瑜明知我们战船相连却不急于进攻,显然是在等待东南风。\"
\"如今东风已至,他怎会错失良机?\"
战时紧要,秦牧直言不讳点破关键。
刘备恍然大悟,抚掌道:
\"原来如此!火攻必借风势。\"
\"无论水战陆战,皆同此理!\"
\"我总算想通了!\"
帐中众将面面相觑,不解二人所言。
\"时机成熟,今夜黄盖必来归降。\"
\"请主公召集众将部署决战。\"
\"顺便处决蒯越,祭我军旗!\"
秦牧抱拳进谏,目露锋芒。
刘备收敛喜色,沉声下令:
\"即刻召集众将议事。\"
\"带蒯越前来!\"
军令传达。
半时辰后,身披铠甲的刘备端坐中军帐。
黄忠、张辽、魏延、甘宁等将领肃立两侧。
蒯越含笑入帐,原以为又是宴请。
不料帐内杀气森然,顿觉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