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2 / 2)

他敛去怒容,唇边浮起讥诮。

“纵使秦牧师徒联手,仍难窥破公瑾妙计!”

“足见秦牧终非都督敌手。”

黄盖适时进言奉承。

周瑜负手而立,傲色尽显。

帐中众将信心倍增,俨然胜券在握。

忽见鲁肃蹙眉进言:

“都督此计虽可惑乱刘备、秦牧,助黄老将 ** 舟迫近。”

“然敌军战船机动灵活,若见火攻必四散规避。”

“届时恐仅焚其水寨,难尽毁其舟师。”

---

\"如此刘玄德便可调遣水师阻截我军后续渡江部队。\"

\"若我军未能及时登陆北岸,使刘备获得重整军心的机会,公瑾歼灭五万敌军的谋划岂非落空?\"

周瑜神色陡变。

黄盖、朱治同时变色。

鲁肃的点拨令他们骤然察觉计策破绽——

火攻精髓在于摧毁敌军水师。即便未能全歼刘军或夺取夏口,只要断绝其水路控制权,江东战船便可封锁江汉粮道,迫其退守襄阳。届时荆南四郡传檄可定。

\"公瑾,子敬所言确有道理。\"

\"若不能焚毁敌军战船,老夫这四十军棍岂非白受?\"黄盖语带埋怨。

周瑜负手踱步,忽而展颜一笑:\"诸位多虑了。\"

\"此连环计策早有后手——铁索连舟之策。只需再遣降将过江,必解此患。\"

帐中众人面面相觑。铁索连舟?这又是何等奇谋?

---

---

\"可借他人之口向刘备献策,以铁索串联所有战船,组成稳固船阵。\"

\"战船相连后铺设木板,宛如水上城墙,士兵战马通行无阻。\"

\"刘备军中多北方将士,铁索连船正好解决他们晕船之患,必会欣然应允。\"

\"待敌船相连,我们再用火攻时,看他们如何及时解开锁链逃生!\"

周瑜边说边绘制连船示意图,众将恍然大悟。

黄盖等人愁容渐消,赞叹道:\"妙计!铁索连船真是绝妙!\"

\"刘备还以为是良策,殊不知自掘坟墓!\"

\"公瑾此计让人叹服!\"

黄盖拍案叫绝,对周瑜钦佩不已。鲁肃虽仍有疑虑,却一时无言。

沉默片刻,鲁肃忧心道:\"计策虽妙,但秦牧智谋过人...\"

话未说完,黄盖便打断道:\"子敬何必长他人志气?\"

\"秦牧确是奇才,但终究是人非神。公瑾此计天衣无缝,岂会被看破?\"

\"若真被识破,我黄盖甘愿葬身长江!\"

此时的黄盖,对周瑜已是深信不疑。

---

他甚至以自己的性命为誓,坚持支持周瑜。

鲁肃不敢再多言,只得沉默不语。

\"公瑾,你认为第二个诈降的人由谁担任更为合适?\"黄盖结束与鲁肃的争执后,重新回归正题。

周瑜早有决断,立即答道:\"依我之见,蒯越是最佳人选。\"

蒯越?众人面面相觑,显然没料到周瑜会提名此人。

朱治质疑道:\"此人虽扶持刘琮与刘备对抗,但江陵失陷后,蒯氏族人大多落入刘备手中。若此人顾及家族安危,假意投降实则投靠刘备,又该如何是好?\"

黄盖随即附和。

周瑜淡然解释:\"若蒯越有意投靠刘备,早在江陵失守、刘表身亡时便可行动。他之所以仍扶持刘琮投奔孙策,无非一个'利'字。\"

\"刘备占据荆州后重用秦牧等寒门之士及文聘等小族,打击蒯、蔡两大豪族。即使蒯越投靠刘备,也难获重用,蒯氏更不可能重现刘表时期的辉煌。\"

\"他心有不甘,才坚持对抗刘备。只要我们以孙策的名义许诺,夺取荆州后仍让他担任别驾,并仿效刘表重用蒯氏子弟,他必定欣然接受。岂会临阵倒戈?\"

周瑜带着讽刺的笑容,将蒯越的处境和心思剖析得明明白白。

众人恍然大悟。黄盖不禁赞叹:\"公瑾慧眼如炬,令人叹服。蒯越确实是实施连环计的最佳人选!\"

冬日寒风凛冽。

周瑜轻轻挥手,神色从容:

“请蒯异度前来相见。”

……

刘备迎着刺骨冷风,走遍水寨各处,慰问在冰天雪地中操练的将士。直到傍晚,才回到营帐,围着炉火饮下一杯暖酒。

“子璟,黄盖假降已有多日,为何周瑜迟迟不动?”刘备抿着酒,眉头微皱,“莫非被他瞧出了端倪?”

秦牧仰头饮尽杯中酒,笑道:

“主公勿忧,周瑜尚未施展那铁索连舟之计,此时怎会贸然火攻?”

“铁索连舟?”刘备握着酒杯,面露疑惑。一旁冻得微微发抖的诸葛亮,同样感到诧异。

“子璟,何为——”

话音未落,陈到疾步入帐:

“禀主公,南岸有一文士渡江而来,自称襄阳蒯越,求见主公!”

蒯越?

刘备颇感意外。

此人曾是刘表心腹,与蔡瑁齐名,刘表死后誓死不降,宁随刘琮投奔孙策,怎会在此刻突然渡江求见?

刘备百思不得其解。

“周瑜竟派了蒯越前来,倒是出人意料。”

秦牧感叹,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子璟,蒯越此来,究竟何意?”

刘备仍是一头雾水。

秦牧目光微动,沉吟道——

“我猜这蒯越定是来投奔主公的,主公不如先收下他再说。”

刘备心中存疑,还是叫人传蒯越进来。

不多时。

这位昔日的荆州第一谋士,怀着复杂心绪走进营帐。

见到刘备的刹那,蒯越心头一颤,熊熊恨意瞬间涌上心头。

想他蒯家原本稳居荆州世家之首。

身为家主的他更是权倾一时,在荆州可谓呼风唤雨。

正是眼前这个刘备,硬生生将他从荆州文官领袖逼成了丧家之犬,让蒯氏一族走向衰败。

仇人相见,岂能不恨?

他强压怒火,挤出笑容恭敬行礼:

“襄阳蒯越,拜见刘州牧。”

这一声“刘州牧”,已是表明归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