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2 / 2)

\"这等深谋远虑,实在令人叹服...\"

文聘心中惊骇不已,再看向秦牧时,眼中除却敬佩更添几分畏惧。这位军师的智谋,当真深不可测得令人胆寒。

良久,文聘方才镇定心神。

他整肃衣甲,向秦牧郑重行礼:

\"末将今日始知军师神机妙算!\"

\"军师之智谋,蒯越之流岂能及万一?\"

\"荆州众谋士加起来,也不及军师十之一二。\"

\"主公有军师相助,实乃天意所归!\"

刘备抚须微笑,欣慰地望向秦牧。

\"俺总算明白了!\"

\"子璟,你可真能藏事,竟在樊城安插了眼线!\"

\"早说出来多好,害俺在新野天天瞎琢磨,愁得头发都掉光了!\"

张飞后知后觉地嚷着,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拍在秦牧肩上,疼得他直咧嘴。

\"翼德将军,咱们有话好好说成不?\"

\"我这身子骨弱不禁风,可扛不住你这熊掌一招呼~~\"

秦牧愁眉苦脸地嘟囔着。

\"诶呀!是俺手劲儿大了,下回指定轻着来。\"

张飞满脸愧疚,急忙凑上前查看秦牧的臂膀。

秦牧倒有些局促,连忙侧身避开,朝刘备拱手道:

\"主公,时辰将至,该动手了。\"

刘备敛去笑意,眼中寒芒乍现。

\"传令, ** 为号!\"

军令既出。

三道狼烟瞬间刺破夜空。

方圆十里清晰可辨。

樊城府衙内灯火辉煌,觥筹交错。

蔡和高坐主位,受着满堂宾客的祝寿之词。

案前贺礼堆积成山,看得蔡和眉开眼笑。

当日被刘备生擒的屈辱,早被这满堂喜气冲得烟消云散。

\"将军,这是礼册。\"

亲兵双手呈上名簿。

蔡和懒得翻阅,漫不经心道:

\"你直接说谁没送礼便是。\"

亲兵细查名录后低声道:

\"回将军,樊城文武皆已献礼。\"

\"唯有个叫魏延的屯长未呈贺礼。\"

蔡和额角一跳,没成想真有人敢不给他面子。

还是个芝麻小官!

\"魏延...魏延...\"

蔡和念叨着这个生疏的名字,猛然醒悟。

\"可是那个拒给我兄长开城门,害他在襄阳城外挨冻的魏延?\"

\"正是此人。\"

蔡和脸上顿时阴云密布,从牙缝里挤出话来:

\"又是这个不识抬举的寒门竖子,当真不把我蔡氏放在眼里!\"

这个名叫魏延的人,本是襄阳北门守将,官拜军侯。

去年蔡瑁外出打猎,返程已是深夜,城门早已紧闭。

蔡瑁自报身份,想让魏延行个方便,开城门放他进去。

谁知魏延铁面无私,一点面子都不给,以军法森严为由,硬是没开城门。

蔡瑁无可奈何,只得在城外冻了一整夜。

第二天入城后,蔡瑁随便找了个借口,将魏延连降两级,贬为屯长。

此事传开,魏延成了蔡氏等权贵酒桌上的谈资。

谁曾想,如今魏延竟成了蔡和的部下。

更没想到的是,这人依旧不懂变通,连主将寿辰都敢不送礼。

“记下他的名字,回头找个理由再贬他 ** ,让他去马厩喂马!”蔡和冷笑着下令。

小本本上记下魏延后,蔡和便将此事抛之脑后,与众宾客举杯畅饮,享受寿宴的热闹。

府衙内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断。

而此时,樊城东门的小巷中。

一名年轻武将隐于暗处,目光如冰,紧盯着城外的夜空。

约定的时辰已过,却仍无动静。

魏延的眼神逐渐飘忽。

这些年所受的屈辱,一幕幕浮上心头。

“我魏延一身武艺,本可成为荆州栋梁。”

“刘表,就因我出身卑微,你不肯重用。”

“你不重用也罢,还纵容蔡瑁打压,将我贬为屯长。”

“我做错了什么?”

“我只是严守军法,未放蔡瑁入城,这也有错?”

怨气在胸中翻腾,愈烧愈烈。

“屯长,快看!”

“烽火!城外起烽火了!”亲卫指向天空,高声喊道。

魏延猛然惊醒,抬头望向夜空。

东方的天际,三簇烽火正熊熊燃烧。

他五指收紧,将秦牧的密信牢牢攥在掌心。

初六烽火为号——这是他们约定好的信号。

刘备的大军,此刻应当已潜伏在城外。

成败在此一举。

\"秦子璟,我魏延今日便将性命托付于你!\"

\"若刘玄德当真如你所言,是位明主……\"

他横刀出鞘,刃锋直指东门:

\"愿随我建功立业的弟兄,随我杀!迎玄德公入城!\"

————

宛城东门。

守军正围坐火堆取暖。

宋忠抿着温酒,暗自盘算:今日给蔡三将军送的百匹蜀锦,必能换来蔡家青睐。

\"等攀上这棵大树,何须再受这夜风之苦……\"

他正自得意,城外突然传来嘈杂。

只见两百精兵疾驰而来。

宋忠拔刀怒喝:\"何人擅闯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