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2 / 2)

刘表抚须颔首道:\"异度见解精辟,那张绣确为当世良将。刘玄德此番遇此劲敌,怕是要吃些苦头。\"席间众人闻言皆笑。

饮罢杯中酒,刘表忽然想起一事,询问道:\"异度,先前我等推测刘备帐下新添谋士,近日可有打探到此人来历?\"

蔡瑁等人纷纷放下酒盏,探究的目光齐集蒯越身上。众人皆好奇,何等人物竟会投效刘备这等出身微末之人。

\"据细作回报,刘备新拜军师名为秦牧,乃南阳秦氏子弟,原居新野。\"蒯越缓缓道出最新消息,\"此人特意远赴徐州投效刘备。\"

听到\"秦牧\"之名,众人面面相觑。刘表困惑道:\"秦牧竟是荆州人士?如此智谋之士就在本州,为何老夫从未听闻?\"

蒯越轻咳解释:\"秦氏虽为荆州大族,但家道中落已久,百年未出 ** 。此人现为白身,家资仅算小康,主公未曾听闻实属平常。\"

刘表听罢脸色骤沉。这秦牧分明是寒门子弟,定是在荆州不得志,才怀怨投奔刘备。更可恼的是,此人竟引刘备来争夺南阳!

刘表面沉如水,胸中怒意翻涌。

“秦牧此贼,身为我荆州子民,不思报效,反勾结外敌助那刘备与主公为敌,真乃背信弃义之徒!”

蔡瑁厉声呵斥,言辞激烈 ** 众人。

随即抱拳上前,愤然 ** :

“末将恳请主公下令,即刻缉拿秦牧亲族问罪!”

刘表猛击桌案,眉宇间怒色更盛。

蒯越见状,立即进言劝道:

“属下已查明,此人父母双亡,亦无妻室子女,孑然一身。”

“离乡前他变卖祖产,分明是铁心投奔刘备,未留半分破绽。”

“主公乃当世豪杰,若因区区布衣转投他处便株连亲族,恐有损威名。”

刘表情绪稍缓,怒意渐消。

沉思片刻,他嘴角泛起讥诮之色,冷声道:

“变卖祖业远走他乡,只为投效刘备,倒是煞费苦心。”

“看来这秦牧,对孤积怨已久。”

蒯越淡然一笑,从容道:

“荆州寒门子弟多如过江之鲫,大多才疏学浅却怨天尤人,对主公心存不满实属寻常。”

“不过这秦牧倒也算得上足智多谋。”

“可惜明珠暗投,选择刘备这等织席贩履之辈为主,终难成气候,徒负才学。”

蔡瑁等人闻言,哄堂大笑。

厅堂内讥讽之声四起。

刘表虽未言语,却抚须冷笑,显然赞同蒯越所言。

“报——”

“宛城加急军情!”

急促的喊声打破满堂嘲弄,信使惊慌闯入。

“禀主公!北方急报!”

“刘备于宛城郊外大败张绣,尽灭其万人大军。”

“刘备麾下关羽,当场斩杀张绣!”

厅内顿时哗然。

简洁版:

刘表脸上的冷笑瞬间凝固,化作震惊。

张绣竟然败了?全军覆没?说好的与刘备对峙两月,两败俱伤呢?

府堂内哗然。

蔡瑁拍案而起,怒斥斥候:“不可能!张绣乃西凉猛将,怎会几日覆灭!”

蒯越强压惊骇,厉声追问细节。

斥候颤抖念出战报:刘备令张绣军家眷登城呼喊,军心顷刻崩塌。张辽侧击,关羽正面强攻,张绣当场被斩。

堂中死寂。

所有人脑中只剩一个名字——

秦牧。

蒯越嗓音嘶哑,眼中满是震惊之色。

原本他以为秦牧虽有些谋略,顶多与自己不相上下。

可这番计策一出,蒯越才猛然发觉,秦牧的才智远非自己所能揣测。

单单是这招攻心之计,他就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区区寒门出身,竟有这般智谋?”回过神来,蔡瑁忍不住质疑。

刘表猛地起身,几步跨 ** 阶,一把夺过斥候手中的密信。

他逐字细看,生怕遗漏半点。

尤其关于秦牧的情报,他来回读了整整三遍。

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不容他不信。

再加上之前假道伐虢、智取宛城的谋划,足以证明秦牧的谋略何等深不可测。

“如此奇才,竟不能为我所用!”

“可恨!可叹!”

刘表将密信捏得皱成一团,咬牙切齿。

此刻,他既懊悔错失良才,又恨秦牧背叛自己、转投荆州。

就在刘表愤恨难平之际,亲卫匆匆来报,称刘备的使者携其亲笔书信已到。

刘表勉强压下情绪,故作镇定地召见了使者。

又一封刘备的亲笔信递到他手中。

这既是一份捷报,也是一封“讨债书”。

信中,刘备向刘表通报了击败张绣的战果,同时委婉提醒他履行承诺,承认自己对宛城及南阳郡的掌控权。

刘备还含蓄地暗示,刘表应按约定将穰县等宛南诸城交予他治理。

“刘备!”

“你占了宛城还不够,还要我拱手让出穰县诸城?”

“胃口不小!”

刘表怒不可遏,一把将信摔在地上。

蔡瑁与蒯越对视一眼,连忙拾起细看。

蔡瑁勃然大怒,厉声骂道:

“好个卖草鞋的,南阳本就是荆州地界,岂能容外人染指!”

“他占了宛城还不满足,竟妄想吞下整个南阳,简直目中无人!”

蔡瑁转身对刘表怒道:

“请主公下令,末将即刻带兵北上,驱逐刘备,夺回宛城!”

刘表猛地起身,正欲下令,险些被蔡瑁说动。

“主公,属下以为,刘备羽翼渐丰,不可轻易与之交恶。”

蒯越适时泼了盆冷水,压住刘表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