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闻言皱眉。
张辽虽与关羽同乡,却跟吕布更有渊源。
当年同在丁原麾下效力,在并州共事多年,交情匪浅。
想让他背弃旧主来投,谈何容易。
\"据在下所知,张辽与吕布只是同僚,并非直属。\"
\"当年张辽奉董卓之命往并州募兵,回师时丁原已遭吕布杀害,吕布顺势接管了并州军。\"
\"张辽身为并州将领,别无选择,只得率部投靠吕布。\"
\"由此可见,二人实为合作关系,并非主从。\"
\"这等人物,未必会为吕布效死。\"
\"若明公能恩威并施,再有关将军劝说,招降此人当非难事。\"
秦牧寥寥数语,便将二人关系剖析透彻。
刘备茅塞顿开,喜形于色。
\"我与文远相识多年,竟不及秦先生了解他。\"
\"此等见地,当真慧眼如炬...\"
关羽抚须颔首,暗自赞叹。
正说话间,
一阵喝骂声传来,只见两员血染征袍的武将被押上山岗。
为首的正是曹豹。
刘备一见此人,顿时青筋暴起,怒火中烧。
曹豹虽非嫡系心腹,但自从刘备接管徐州以来,对其厚待有加。
丹阳四千精兵仍由曹豹统率,更将其擢升为中郎将,位在关张之上,兼领东海相职。不料此人阳奉阴违,暗地里屡发怨怼之词。张飞正是因此愤懑难抑,借醉惩戒此獠。
孰料曹豹竟怀恨在心,私通吕布倒戈相向,致使徐州易主。追根溯源,皆系此贼作祟。
如今曹豹束手就擒,刘备怒不可遏。
\"咚!\"
曹豹双膝跪地,额头抵着青石:\"末将罪该万死!实因吕布挟持小女,迫不得已方铸下大错。日夜痛悔,只求重归帐下!愿赴汤蹈火将功折罪!\"
见其涕泗横流,刘备怒容渐缓。秦牧见状当即厉声喝道:\"此獠背主求荣,几陷明公于死地!若姑息养奸,日后何以统御三军?\"
这一声断喝,令刘备悚然惊醒。他望着手中尚未出鞘的佩剑,突然彻悟:仁德之道,终须以锋芒为骨。
刘玄德之仁厚,乃其立身之本。他以宽和待人,以诚信纳士,故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此般仁德之风,令玄德虽出身卑微,却独具吸引豪杰之能。
诸多猛士愿生死相随,纵使流离失所,与主公失散,亦不惜跋涉千里来投。
云长单骑护嫂,便是明证。
仁者之道,何其伟哉!
然则此仁义之心,亦有其弊。
忠贞之士,自当誓死效忠。
而心志不坚者,稍遇困厄,便易生异心。
因其深知玄德为人,纵使叛离,亦不会祸及家眷。
他日若再投效,仍可得礼遇如初。
究其根本,玄德御下,威仪不足。
臣属敬而不畏。
若论其道,可谓仁有余而威不足。
秦子翼既为辅臣,自当潜移默化,助主公完善御下之术。
当以仁为本,以威为辅。
如此方能成就大业!
\"明公仁德,宽厚待人,子翼深知。\"
\"今曹豹知罪请降,明公不忍诛之,欲恕其过,亦是常情。\"
\"然则明公可曾思量,若一味施仁,毫无底线,在臣属心中,还有威严否?\"
\"若无威严,岂非人人可存侥幸之心,随时见利忘义?\"
\"皆因彼等深知明公仁厚,纵使犯下大错,亦不会严惩。\"
\"试问以此等反复之臣,何以扶汉室、安天下?\"
秦牧见玄德犹疑,便正色进言,详述御下之道。
玄德闻言沉思,似有所悟,默然良久。
当真是醍醐灌顶!秦子璟所言句句在理!
翼德一巴掌拍在案几上,震得茶盏叮当响:曹豹这背主之贼,今日不杀留着过年吗?俺老张第一个剁了他!
云长丹凤眼微眯,抱拳道:兄长,为君者岂能优柔寡断?叛贼不诛,何以立威?
眼见二弟与秦牧一唱一和,刘备眸中踌躇渐散,指节不自觉叩响剑柄。忽而整肃衣冠,朝秦牧深深一揖:先生真乃吾之良师!
秦牧手中茶盏险些脱手,忙不迭侧身避让:使君折煞下官了,不过信口胡诌......
玄德正色打断: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先生今日这番话——他蓦地转身,厉声喝道:来人!将曹贼押赴刑场!
檐下惊雀扑棱棱飞起,秦牧抚平衣袖褶皱,唇角掠过一丝笑意。
老刘今日竟采纳了此人的建议,未再心慈手软,决意诛杀曹豹以儆效尤,着实让秦牧心中宽慰。
亲兵得令,当即上前架起曹豹。
此刻的曹豹如坠云雾。
他本以为自己拿住了刘备的软肋,这般哭天抢地求饶,定能换来刘备心软饶命。
万不料半路杀出个秦姓小子,寥寥数语便让刘备改了主意,竟要当场取他性命!
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刘使君莫要听信这厮谗言!\"
\"末将知罪了,望使君看在陶公情分上饶我一命!\"
\"刘使君素来仁德,岂能妄开杀戒——\"
曹豹声嘶力竭地挣扎哀嚎,丑态毕露地向刘备讨饶。
这次刘备却心如铁石,再无动摇。
曹豹终被拖出大堂,哭嚎声渐行渐远。
途经张辽身侧时,张辽怒啐一口:
\"堂堂七尺男儿,岂能似妇人般哭啼求饶,贪生怕死!\"
面对呵斥,曹豹早已顾不上羞耻,仍不住哭求,最终被拖至刑场。
哭喊声骤然断绝。
曹豹身首异处。
\"张文远!\"
刘备锋锐的目光转向张辽,眉间杀气未消。
\"吕布这反复无常的贼子,背信弃义袭取下邳,夺我徐州,实乃恩将仇报的奸佞!\"
\"你助纣为虐,随吕布侵占州郡,几乎陷我于绝境。\"
\"今既被擒,还有何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