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二人离去,曹操抚须而笑:世人盛传司马仲达少年英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他眼中闪过精光,喃喃自语道:大耳贼有秦牧相助,如今我得司马仲达,谁言天命不在我曹?
此时在徐州东海郡郯城,刘备正率大军入城。当他迈入郡守府时,府中早已空无一人。
驻守郯城的臧霸率部随袁尚撤往琅琊莒县,沿途搬空府库物资。青州方面,袁熙坐镇剧县督运粮秣,蒋奇领万兵增援。袁尚聚拢三万人马固守莒城,据探马所报已构筑防御工事。
陈登展开舆图详解:琅琊地势狭长,西倚沂泰二山,东临沧海,更有沂水环绕。袁尚欲借地利抵消我军优势,意在死守莒县以保青州门户。刘备审视地形后叹服:此布阵深合兵法,袁氏帐下确有能人。
陈登补充道:审配现为袁尚谋主,郭图亦在幕中。前者多谋善断,莒县防御之策当出其手。刘备颔首:河北果多俊杰。忆及当年驰援徐州时曾途经莒县,确乃易守难攻之地,大军仅可自东南两向进攻。
袁尚虽兵不过三万,但若只固守东南两门,兵力倒也足够。
赵云亦表达了相同见解。
刘备忆起当年路过莒城的情形,脑海中浮现出城池地形,再结合陈登所述,不由紧锁眉头。
这般看来,强行攻取莒城确实艰难。
军师可有妙计,能像智取下邳那般拿下莒县?
刘备将目光投向始终未表态的秦牧。
秦牧神色从容,淡然道:主公若要智取莒城也不难,只需诱使袁尚主力出城即可。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刘备眼中期待之色顿时转为惊讶——莫非军师又要施展调虎离山之计?
当初攻破下邳,正是用此计诱使袁谭出城自投罗网。难道秦牧要故技重施?
有袁谭前车之鉴,袁尚必不敢贸然出城,以免重蹈覆辙。
不知军师有何妙计,能引袁尚出城?
陈登好奇地望着秦牧。
秦牧起身走至地图前,抬手指向一处:东莱郡与辽东隔海相望,最近处不过百里。辽东太守公孙度素有野心,数年前统一辽东后,便派兵渡海攻占东莱半数县城,自设所谓营州。
袁氏占据青州后,因东莱地处偏远,便默许了公孙度的占领。如今我军压境,以公孙度的野心,岂会不想分一杯羹?
主公只需派细作在青州散布消息,同时遣水军伪装辽东军登陆,制造公孙度欲取高密、断袁尚后路的假象。袁尚心存顾虑,纵不亲自出兵,也必会分重兵北上防备。
秦牧的一番言论,让原本不被关注的公孙度成为众人焦点。
刘备猛然起身快步走向地图,目光在辽东、渤海与东莱郡之间来回扫视。
......公孙度!
军师竟连此人都算计在内,此等深谋远虑,实在令人叹服!
确是绝妙的调虎离山之计!
刘备恍然大悟,连连称赞。
陈登与赵云等人皆对秦牧露出敬佩之情。
但陈登随即又道:公孙度在东莱驻军不过八千,即便出兵最多五六千人。袁尚知其实力,必不会倾巢而出,最多派五千人增援高密。
仅调离这些兵力,恐难助我军攻破莒城。
陈登提出新的疑虑。
刘备闻言顿觉有理,目光立即转向秦牧。
因此我们有第二步棋。
秦牧意味深长地笑着,手指向剧县方向:如今袁熙坐镇剧县,为袁尚督运粮草。
论身份,袁谭死后,作为袁绍次子的袁熙理应具有继承资格。
但袁熙生性懦弱,不受袁绍器重,故而袁谭死后,袁尚被视为唯一继承人。
无论如何,袁熙的次子身份决定他仍具竞争资格。
关键在于袁尚是否会对袁熙产生猜忌。
我们便从此处着手......
秦牧压低声音娓娓道来。
刘备眼中精光乍现,击节赞叹:军师此计当真精妙!不仅能让袁尚对袁熙生疑,再配合公孙度之计,双管齐下,袁尚必难安坐莒县!
陈登脸上疑虑尽消,满是钦佩之色。
“
莒县灯火通明,酒宴正酣。
袁尚执盏看向审配,朗声笑道:“刘备占郯城多时,却未敢北犯莒县,定是忌惮此地势不利兵力展开。正南此退守之策,当真高明!”
审配合掌举杯,眼中精光闪烁:“三公子坐镇莒城固若金汤。西线有主公扼守黎阳,曹操纵有千军也难渡黄河,不出两月必退兵。届时曹刘二虎相争,我军养精蓄锐,待其两败俱伤——”
他指尖蘸酒在案上划出长河,“待主公与公子南北合击,天下终将重归袁氏!”
袁尚闻言大悦,酒液在杯中激荡:“若有那一日,正南当居首功!”
——
同一刻,刘备帐内烛火骤晃。
秦牧轻摇羽扇,将信函递入火盆:“袁绍撑不过旬月,曹操渡河在即。主公,该动手了。”
刘备抓起令箭斩落案角:“就依军师计!传令全军——**佯攻琅琊,实取青州!**”
袁家不会遗忘你,我袁尚铭记于心!
审配神色一振,当即慷慨陈词,向袁尚表明赤诚之心。
郭图岂肯落后,连忙奉承讨好一番。
袁尚听得心中畅快,面上喜色难掩,连连举杯。
酒宴正酣之际,侍卫疾步入内。
“禀三公子,北海相急报。”
“北海与东莱接壤之地,辽东军踪迹频现。”
“传闻公孙度与刘备勾结,欲遣兵突袭高密,断我军退路。”
袁尚指尖一颤,笑意骤然凝固。
审配立即警醒,厉声追问:“消息可属实?辽东军当真意图进犯?”
袁尚搁下酒盏,面色阴郁。
“据北海相所言,边境屡现辽东斥候,显是探查我军虚实。”
“公孙度极可能挥兵南下。”
侍卫呈上密函。
袁尚夺过细览,随即怒拍案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