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衡再度向孙坚进言:\"将军此前已诛杀过刺史与郡守,尤其张府君乃颍川名士,在南阳遇害已属不妥。如今若在其故里颍川再戕害一位监察名士,岂非公然藐视颍川士族?纵使将军暂据豫州,恐难长久维系。\"
言毕深施一礼:\"望将军慎重考量。\"随即转身出帐,留下孙坚独自呆立,面色铁青地凝视着他的背影。
帐外,许衡唤过典韦:\"启程。\"
\"遵命!\"典韦应答间,二人昂然穿过军营。往来士卒见典韦魁梧狰狞之态,纷纷避让,窃窃私语如同观览珍禽异兽。典韦不以为忤,反显自得。
途中典韦瓮声问道:\"少主适才与孙坚交谈,彼似怀恶意。\"
许衡轻笑道:\"此人脾性乖戾,言语稍拂其意便易动怒..
只因连战告捷后一时大意,孙坚遭冷箭偷袭身亡,否则刘表、黄祖恐难逃厄运。
许衡的介入彻底扭转了历史轨迹。
历史既已偏移,他岂能指望那支来历不明的暗箭再次终结孙坚性命?
若孙坚不死,与袁术联手掌控淮汝地区,南郡刘氏父子覆灭只在朝夕之间。
许衡隐约预感到:这位江东猛虎或许不会重蹈早逝的命运。
这等人物存于乱世,必将引发难以预估的变局。
当务之急是让孙坚远离荆州辖区。
荆州与益州联军整装南行。
得知袁术部队将赴河南伊987,许衡放弃经鲁阳撤回南阳的原路线,改道西行。
计划先驻军司隶嵩县休整,再沿伏牛山南麓进发,待脱离司隶地界后于湍水畔扎营。
湍水支流中排子河直通襄樊,以此为航标南行,既可避开袁术主力,又能沿河筹集军需。
临行前,夏侯惇奉曹操之命来访,委托许衡催促刘表上表支持袁绍。
许衡应允。
得知行军路线后,夏侯惇请其暂驻数日——袁绍为酬谢荆州军粮秣支援,将有厚礼相赠。
原来归附袁绍的南匈奴单于栾提于夫罗进献良驹示诚,袁绍特转赠五匹予许衡。
此事令许衡对袁绍的认知更为深刻。
这位天下楷模确有非凡之处。单是这般慷慨气度,便足以令关东群雄倾心追随。
袁术终难企及乃兄风范。
五匹匈奴良驹,听起来或许 ** 无奇,实则价值连城。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记载:灵帝光和四年春,朝廷首设騄骥厩丞,征调各郡骏马。当时权贵垄断市价,良马每匹高达二百万钱。
十年前官府征调民间顶级战马就有如此高价,普通劣马根本入不了遴选。如今历经黄巾之乱与董卓毁政,物资短缺加上劣币泛滥,上等战马的价值更是难以估量——何况是作为稀缺资源的匈奴种马,绝非市井可购之物。
单就这份厚礼而论,袁绍确实给足了体面。
......
湍水北岸,许衡与贾龙合兵驻守等候袁绍回音。期间蔡邕送来书信,言明已派亲信前往陈留运书,然两万卷典籍需数十车装载,如此阵仗恐遭歹人觊觎,特请许衡派兵接应。
在许衡看来,此任非典韦莫属。这位名震陈留的游侠曾为友诛杀致仕县令,凶名在外——试问谁人敢劫他的车队?当真要钱不要命了?
至于典韦率部入陈留需通关文书之事,许衡修书请托夏侯惇转呈郡守张邈。以许衡当下受袁绍器重的身份,张邈断不会因区区典韦拂了这份人情。庙堂之人,这点气度总是有的。
......
湍水营寨中,许衡广布斥候侦查司隶动向。初平二年二月,各方消息如雪片般传来:袁绍、袁术、刘虞齐聚缑氏山,正遣使与董卓商议迎立陈王入主东京之事。司隶局势可谓一日三变。
辛末年二月十六,董卓让步,颁布诏令准许两京并存,特许陈王刘宠以诸侯身份入主东京雒阳。
然而董卓始终未承认刘宠的储君之位。
此事触及董卓底线。
三日后,朝廷发诏令各郡守撤出缑氏山返防本郡。
袁绍等诸郡守虽接诏却拒不执行。
五日后,荆州牧刘表奏疏抵京,附议袁绍之策。加之幽州牧刘虞与袁绍同行,护君联盟变相承认了袁绍此次功绩。
袁绍声势复振,反压袁术一头。
二月廿四,袁氏兄弟商议陈王仪仗规制时当众争执,竟至拔剑相向,几成火并之势。
区区王储仪制何须如此?不过是借题发挥罢了。
翌日,袁术携孙坚分兵缑氏山练兵 ** ,与袁绍公然对抗。袁氏兄弟彻底决裂。
诸郡守随之 ** 。
当袁氏内斗时,董卓派兵扼守河南要道,挟天子百官,掠太仓少府钱粮西迁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