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2 / 2)

石砌高墙看似固若金汤,实则徒有其表。

洛阳、长安等郡国大城虽有城墙,不过由当地豪族出资修筑,仅能围住城中繁华之地。筑墙材料多为夯土,极少采用砖石。

城外棚户连绵,十之七八的百姓根本无缘城内庇护。试想数十万人口散居平房,若想尽数圈入城内,该是多大的工程?

郡国大邑尚且如此,阳人这等小县更无完整城墙,仅在要害处筑些低矮土垣权作屏障。这种土墙高不过丈余,厚不及三尺,御敌之效聊胜于无。

战鼓催征,孙坚部将士迅疾就位。许衡在吕胥护送下先归本营,继赴城北与孙坚会师。

营中早已旌旗猎猎,荆州军在黄忠、文聘指挥下严阵以待。许衡环视众将:\"蒯先生与蔡司马何在?\"

蒯越、蔡勋应声出列。

\"二位速引本部驰援城西程普将军,彼处无险可守,务必谨慎行事。\"

\"末将领命!\"

\"李典、张司马。\"

\"在!\"

\"率斥候与骑兵坐镇城中,随时传递西北两线军情。若蒯、蔡二部告急,可相机增援。\"

\"得令!\"

\"文将军率步 ** 西街设伏,与孙将军部形成犄角之势。\"

\"遵命!\"

\"黄将军随我亲率精锐埋伏城外民宅,以为奇兵。\"

\"遵命。\"黄忠拱手应下,略作迟疑后劝道:\"少主何不坐镇城中?西凉铁骑来势汹汹......\"

\"取我赤弓来。\"

许衡朝吕胥吩咐罢,转身正色道:\"汉升不必多言。此战我心意已决。\"

见少主这般坚持,老将沉吟片刻终是点头:\"既如此,请少主随末将同行。\"

军令既下,各部将士立即分头行动。

行军途中,许衡望着西边渐起的烟尘问道:\"西凉军既趁夜来袭,为何不效奇袭之计?如此大张旗鼓......\"

黄忠抚须笑道:\"孙文台在此经营半载,周边岗哨密布。方才敌军号角未落,福山烽燧已起。这般情形,潜行反不如强攻。\"

许衡闻言仰首。

墨染的夜幕悬着弯刃般的冷月,城内篝火恍若星河倒悬。

他下意识握紧手中赤弓,指节泛白。

——今夜过后,不知多少篝火旁的身影将化作真正的星辰。

......

百丈夯土墙沿东南蜿蜒而立,正是孙坚进驻阳人后修筑的屏障。此处依福山而建,既有《诗经》\"福履绥之\"的典故,更存春秋楚人留下的古寨遗址。

西北两向却无险可守。此间屋舍早已清空,平日充作营房,战时便是抵御西凉铁骑的第一道防线。

**

虽无土墙作障,但借屋舍为掩,同样能遏制西凉铁骑的冲势。

只要避 ** 原 ** ,孙坚便无所畏惧。

孙氏将士与荆州军埋伏于城东、城北的街巷屋舍间,静候西凉军现身。

先前夜空角声骤起,西凉军却未即刻杀至,反为孙刘两军争得喘息之机。

许衡与黄忠伏于城东屋顶,凝望夜雾深处。

“孙坚于福山设哨,竟令西凉军无从偷袭。此山绵延纵横,仅南麓可攻,纵使西凉军欲除哨岗,亦束手无策。”许衡低声剖析孙坚的部署。

黄忠叹道:“末将久居南地,少与北军交锋,唯知孙破虏昔年讨伐区星时,用兵已极缜密。传闻贼军屡次夜袭,皆因他布局周全,未有一次得逞。”

许衡颔首:“西凉军与孙坚缠斗半载,连华雄亦殒命其手,必深知孙文台之能。夜袭既难奏效,倒不如明目张胆强攻,或可提振军心!”

黄忠沉声应和:“或许如此。”

话音未落,远处黑暗中忽传来嘈杂声响——人吼马嘶,喝骂交织。

“西凉军至!”黄忠屏息低语。

隔街屋顶上,孙坚即刻命人传令,全军戒备。

霎时间,此起彼伏的哨音回荡于阳人城北街巷……

伏兵尽数绷紧神经,攥紧环首刀,借篝火微光死死盯住夜幕。

四下寂静,唯闻呼吸如雷。

山雨欲来之势,压得人透不过气。

“嗒、嗒、嗒——”

未见敌踪,马蹄声却愈发清晰,步步逼近。

许衡弓身握紧彤弓,掌心沁汗。

胸腔内的心脏狂跳,几欲破膛而出。

“没用的东西,怎么变成这样了。”许衡死死咬住嘴唇,刺痛感让他回过神来。

跟着黄忠习箭已有段时日,今夜是他带兵以来头一回直面大战。

从前在巨野当县尉时,也曾随县兵剿过几次匪患,不过都是小场面。各地县兵联合郡兵出动,根本用不着他这个县尉亲临前线,充其量就是远远观望……

但这次不同。这是他亲自带领麾下将士冲锋陷阵。

更不用说对手是威震天下的西凉军。

其实许衡完全可以坐镇后方,等着前军战报。但他偏要亲赴沙场。

对他而言,这一战只是个开始。往后冲锋陷阵的日子还多着呢。

身为荆州少主,难道躲在人后就能高枕无忧?

简直是痴人说梦。

没人能护他一世周全。

战场上的刀枪箭矢可不会因为他是荆州公子就绕着走。

往后想取他性命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若是一直躲在后方,不加历练,真遇到危险时,恐怕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曹操、刘备、孙坚、袁绍、吕布、公孙瓒……这些在汉末闯出名堂的人物,哪个不是亲冒矢石,冲锋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