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2 / 2)

许衡笑道:\"长子联曹,次子随我,贾公真是深谋远虑。\"

贾诩干笑两声:\"君侯若有意,我可唤长子前来效力。\"

\"不必了,\"许衡摆手道,\"倒是有件事要你办。\"

贾诩精神一振。方才心思被点破正暗自忐忑,听闻只需办差便能揭过,顿时松了口气。

\"修书陈群,命他将汝南府库钱粮悉数运至邺城。再拟道军令到颍川,责令当地官府如数运送钱粮辎重过来。\"

贾诩愕然:\"这......恐遭非议啊。\"

\"放屁!\"许衡瞪眼道,\"本官现在还是颍川太守!这几年岂能白干?立即去办!就说是因地制宜的政令,待秋收后再补份奏章便是。\"

\"遵命......\"

贾诩缩了缩脖子,暗自咂舌。

好个雁过拔毛的手段!

......

邺城十日间,各地流民不断涌入,市井日渐繁华。

来自徐州、东郡与颍川的百姓络绎不绝,许衡的军队持续调运粮草,更在河岸建造商船停泊。邺城南北皆有黄河支流贯流,河道交汇处往来通畅,人群渐渐聚集,终成安居之势。

许衡多年累积的声望果真不凡,百姓纷纷慕名相随。众人皆知邺城急需劳力,便自发汇聚于此。最令许衡欣喜的是,赵云当真从真定招募数千乡勇,皆可充作军士。其余壮丁则采伐附近山林木材石料,承担各类劳役。

随着颍川等地官吏陆续投奔,邺城政务日渐顺畅。这日赵云安顿好真定乡亲,将寡嫂接至府邸后,夤夜至衙署求见。

许衡本在后院与妻妾叙话,听闻赵云来访,即刻更衣出迎。若换作典韦求见,他定要其在前院值守。待典韦率侍卫护送许衡至正堂,见郭嘉已在等候。

\"主公,\"郭嘉欠身禀告,\"子龙将军言有要事相商。\"

许衡颔首入座,唤赵云近前:\"但说无妨,你刚立下招兵大功,纵有过失亦不计较。\"话虽如此,他心中却是一紧——最怕这位爱将突然请辞。

赵云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置于案上:\"此乃前些时日刘皇叔来信,末将未予回复。然思及隐瞒不报有违为臣之道,待立军功后方敢禀明。\"他郑重抱拳:\"末将指天为誓,绝无二心。\"

“权当将功折罪吧。”

典韦听得直打哈欠,“唉,这话听得俺耳朵都起茧子了。”

“俺这辈子尽忙着将功折罪了。”

许衡心里一块石头落地,原来……子龙还挺正直。

不错不错。

他暗自松了口气,却突然反应过来。

“等等?刘备的信……”

“快给我瞧瞧!”许衡顿时来了精神。

这不就是送上门的机会吗!

“哎呦喂……这写得可真够情真意切的……”许衡看得津津有味,一旁的赵云却有些坐立不安。

任谁被人当面读信,还配上这些怪声怪调,都会觉得难为情。

这种尴尬,回去躺床上想起来,怕是羞得脚趾能抠穿床板。

终于忍无可忍,赵云抱拳正色道:“君侯,子龙绝无二心,否则当初也不会带兄弟们投奔卧牛山。”

“承蒙君侯厚待,子龙却未立寸功,心中愧疚。今日将信呈上,以示忠心。”

“君侯若要责罚,子龙甘愿领受。”

许衡连忙摆手,“不罚不罚,不过嘛……”

他盯着信琢磨了一会儿,抬眼道:“要不这样,信留给我。为绝刘备念想,我来回信如何?”

赵云迟疑道:“君侯,不理睬便是,何必……”

“诶,要断就得断干净,省得他纠缠不休。”许衡撇嘴道,“我最烦这种失去才懂珍惜的,典型的负心汉。”

“人在跟前时不珍惜,你看我现在多器重你。”

“呵。”典韦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你呵什么呵!”许衡立刻瞪过去。

“俺胃疼。”

“忍着!”

“得嘞。”典韦缩了缩脖子,这话听得他浑身不得劲——也就子龙能绷着脸听完。

按典韦的经验,自家君侯这模样,准是又要使坏了。

必然是骗局,主公似乎对哄骗刘备乐此不疲。

看来又要故技重施占他便宜了。

\"既然如此,全凭主公差遣,子龙别无他念,唯愿勤练士卒,来日为主公建功,以报知遇之恩。\"

赵云无法预见未来,因此将今日所得尽数归功于许衡。

虽仅为军中将领。

尚无朝廷正式官职,仍是许衡帐下部属。

但至少摆脱了草寇身份。

赵云始终认为,自从离开公孙瓒后,为避乡邻闲言碎语,只得离开故土。

落草为寇后,本以为永无出头之日。尽管他从未为祸地方,始终约束部下遵纪守法。

可这身份终究难以启齿。

如今能在许衡麾下效力,已是上苍垂怜。

\"甚好,去吧。\"

许衡含笑目送赵云离去,转身便唤来郭嘉。

\"可曾见过子龙笔迹?\"

\"见过,字迹寻常。\"

\"可否模仿?\"

郭嘉猛然后仰,似有所悟,\"可以。\"

\"妙极,速速执笔记录......\"许衡难掩激动,语速急促起来。

\"此举不妥吧?\"郭嘉迟疑片刻,向典韦投去求助目光。

\"末将腹痛。\"

典韦避而不答,不愿卷入其中。

郭嘉又望向夏侯恩。

总该有人劝阻才是。

夏侯恩单手扶剑,淡然道:\"主公英明。\"

郭嘉无言以对。

长此以往参与这等勾当,只觉心力交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