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1 / 2)

典韦突然插话:照府君和李兄意思,那老庞头明明在家,却故意晾着我们?

许衡瞥了眼典韦:十有 ** 。罢了,咱们以诚相待,隔几日就来拜访,总能用诚意打动他。

典韦眯起眼睛,桌下的拳头攥得青筋暴起。

饱了!他把半只烤鸡摔进盘中,大步走到院里,举起石墩哐当哐当练起来。

黄叙艳羡地看着:典将军真是神力!

李典纳闷:他平日食量惊人,今日怎吃这么少?

许衡嚼着肉,看院中举石的典韦,嘴角微扬:谁知道呢,咱们吃咱们的。

黄承彦说有事要办,匆匆出门。其实他哪儿都没去,直奔庞德公的草庐。

公元210年,隆冬时节,岘山草庐外风雪交加。

黄承彦裹紧裘袍,急促叩响柴门:尚长兄!黄某深夜造访!

开门的少年约莫十岁,形容怪异:吊梢眼、龅牙外露,蒜头鼻在瘦削的脸上格外显眼。见是黄承彦,立即挤出一脸谄笑:原是黄公驾到,快请进院。

草庐内,庞德公与司马徽正对着一对大雁低声商议。油灯将三人身影投在斑驳土墙上,摇曳不定。

那小子还在山门外?庞德公捻着灰白胡须问道。

黄承彦抖落肩头积雪:非但未走,更扬言要长居于此,十日一问。

司马徽突然轻笑,指着地上僵硬的雁尸:诸位且看,许伯瑜恰似这候鸟。风雪阻途仍守信而来,不见真佛誓不还乡。

荒唐!庞德公猛地拍案,震得茶盏叮当:兵者诡道,岂能轻授?

窗外传来积雪压断枯枝的脆响。黄承彦凑近灯影低语:乱世用奇,似也未尝不可...

更漏滴至子时,一道黑影掠过积雪的庭院。那壮硕身躯竟如灵猫般轻捷,转眼消失在通往岘南的山径中。月光照见雪地上深深的足印,很快就被新雪重新掩盖。

黄承彦宅院东侧一间草庐的窗棂被无声推开。

许衡立于窗前,目光越过低矮的疏篱,凝望着典韦的身影在月色中渐行渐远。他轻叹一声,眉头微蹙。

回到床榻躺下,他依然睁着眼睛。

今夜注定无眠。

典韦视他为伯乐,尤其与张邈、赵宠之流相较——这位以陈留侠义闻名的壮士,如今对他心怀赤诚。

汉末豪侠,素来讲究恩怨分明。

纵使触犯律法亦在所不惜。

见他被庞德公拒之门外 ** ,以典韦的脾性岂能忍气吞声?

不过此行前他已告诫过典韦:庞德公名重士林,对此番谋划至关重要。况且闭门谢客算不得什么羞辱,他确信典韦绝不会因小失大。

若无差池,典韦最多略施惩戒。

但会用什么手段呢......

许衡忽然低笑:既然月黑风高杀不得人......那便只剩风纵燎原火了。

不多时,南面夜空果然窜起火光。

火势虽不汹涌,却在暗夜中格外刺目。

许衡猛然跃起,冲出屋外细看片刻,随即高呼:起火!速起救火!

他抄起院角木柴,对着青铜食鼎奋力敲击。

铛——铛——

急促的金属撞击声中,李典、黄叙及黄承彦相继惊醒。邻近农户也纷纷提着水桶奔出。

黄承彦揉眼望向火源,陡然变色:是庞公的草堂!快取水具随我救人!

着火这天跟后世不同,灭火特别费劲儿。那时候既没消防栓也没自来水,全靠着盆盆罐罐打水救火,要么就扬沙子灭火。

一大帮子人跟着附近的农户、打柴的往庞德公草庐赶。还好火不算大,只烧了后头一间小独屋。这屋子跟主屋不连着,倒没出大事。

许衡抬眼一瞅,心里啧啧称奇。

典韦不愧是陈留地界专给人放火的好手,经验老到得很。他晓得在哪儿 ** ,火候该多大——既能闹得你鸡飞狗跳,又不会真闹出人命。同样是放火,人家这手艺可真叫绝活。

庞德公两口子和司马徽被烟呛得直咳,跌跌撞撞跑出来时,正撞见黄承彦领着乡亲们赶到。

黄承彦三步并两步蹿到跟前:尚长,没伤着吧?

庞德公就穿着睡觉的裤子,边咳边拽司马徽袖子:快救火!阿统还在屋里!

许衡耳朵突然支棱起来。

阿统?

黄承彦也急了眼,冲着人群喊:快打水!我侄儿还在里头!

大伙儿一听有人困在里头,立马忙活开了。井台边、小溪旁全是端盆拎桶的,还有人在空地铲沙子往火里撒。

庞德公两口子急得直跺脚。司马徽拼命揪自己胡子,眼圈都红了。

许衡挤到庞德公跟前:屋里是什么人?

庞德公不认得他,只顾着急:是我侄儿庞统!昨晚才过来住下,那屋子平时根本不住人......这可怎么跟他爹交代啊!

正说着,却见许衡扯了块细绢布浸湿蒙住口鼻,让李典他们脱下外衣给他裹上,一猫腰就钻进了火场。

许衡可不傻,没把握的事儿他从来不干。

火势并不凶猛的小屋本不足以致命,显然是浓烟堵塞了通风口,导致熟睡者缺氧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