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道德经之周天磁极 > 第31章 安史之乱预言

第31章 安史之乱预言(2 / 2)

昔日隋炀帝杨广,坐拥无上权势与天机阁秘法,或许正是以惊世之姿窥探到了这深藏于天地运转法则深处的残酷关联。他预见到了这个注定要来的、力量足以颠覆王朝根基、磨灭文明火种的“天命衰微之期”,是何等的可怕。他妄想以绝世帝王的狂霸意志、以举国气运的献祭孤注一掷、以万古罕见的大神通强行将自己塑造成“人帝代天”的人间新磁极枢纽!这无异于欲以凡躯背负星空!其最终被天地伟力反噬、扭曲心智、陷入永恒的偏执与毁灭,乃是必然的归宿!

而魔相宗宇文太一?不过是一个偶然攫取到这庞大宇宙变奏流露出一丝杂音的渺小窃听者。他视这天地剧变为一场千载难逢的饕餮盛宴,妄图借机攫取那衰变撕裂过程中逸散出的恐怖能量与权柄,用以满足其膨胀到极点的私欲与野心。他看到的,是尸山血海中崛起的王座,而非芸芸众生的哀嚎沉沦。他与炀帝所求虽异,但在对生命敬畏的缺失上,又有什么不同?

李玄缓缓睁开双眼,那双承载了宇宙星河流转的眸子深处,最初因窥见天道本质宏奇壮丽而燃起的明亮辉光,此刻已被一层浓得化不开的沉重铅云所覆盖。那重量并非源自恐惧,而是源于对这天地运行规则冰冷逻辑的了然,以及对即将碾压而至的人道浩劫的深切悲悯。万千星芒在他瞳孔中明灭,映照出的却是一片被血色和兵戈占据的破碎山河。

“……原来如此。”一声低语,从他喉间沉重吐出。每一个音节都仿佛裹着昆仑亘古不化的冰雪,又似压着九地之下的玄铁,带着洞悉宿命的疲惫,更燃烧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之火。这短短四字,却涵括了炀帝逆天的疯魔、太一趁乱的无耻,以及即将覆压苍生的、被冠以“天数”之名的无边兵燹。

“你看到了什么?”沐青璃温软的嗓音贴着耳际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紧握着他臂弯的手指微微发力,像溺水之人抓住了浮木。玉衡子等人调息的韵律瞬间凝滞,所有疲惫又热切的目光汇聚于一处,如同被无形之手牵引,无声地投向李玄,无声地追问着同一个问题。空气中刚刚平息的宁静被无形的压迫感重新填充、挤压,令人窒息。

李玄的目光扫过沐青璃苍白的脸颊,扫过玉衡子那双阅尽沧桑却仍难掩忧虑的眼,扫过神算子复杂的眼神,最终投向虚无的远方,仿佛穿透了昆仑的万古寒冰与层层岩壁。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昆仑深处那蕴含着冰冷星磁灵力的空气涌入肺腑,如同饮下了一杯混合着希望与绝望的苦酒。他开始开口,声音低沉却仿佛带着星轨撞击的轰鸣,将这超越世俗认知、与天相连的残酷真相,一字一句,沉重地送入每个人耳中。

关于王朝金龙的断折,关于北地煞气火山的喷发,关于那潜藏在星辰挪移和磁极地脉脉动底层的“衰弱期”大律动,以及这律动如何像天罗地网般束缚牵引着“安史之乱”这座已燃起烈焰的人间熔炉,将它无可阻挡地推向焚尽天下的深渊。

每一个字落下,都如同重锤敲击在众人的心神之上。

玉衡子枯槁的手猛地一颤,抚过胡须的动作僵在半空,那缕长须微微抖动着。当听到“天地气运剧烈调整”“新秩序孕育前阵痛”这些断语时,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眼中第一次流露出一种近乎悲怆的空茫。他那刻满岁月风霜的脸上肌肉紧绷,下颌咬得死紧,喉头压抑地滚动着,最终化作一声悠长沉重、浸透了千年感慨的叹息:“呜……竟……竟有此事!”他的声音带着剧烈的波动,仿佛有什么珍贵的东西在眼前无声崩碎。“怪不得……怪不得古老典籍《三皇真论》中有不祥之谶:‘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翻覆!’老夫前半生,只道那‘天地翻覆’乃人间穷凶极恶之极致所酿,却……却万没想到,人发之杀机,竟不过是天地杀机这头洪荒巨兽身下,一只因势而起、撕咬残尸的鬣狗!这烽烟弥天、社稷崩塌、万民如蚁的浩劫……竟……竟已是这天数注定,避无可避?!”最后的尾音带着颤抖的沙哑,那目光投向远方赤黑煞气涌来的方向,仿佛已看到铁蹄踏碎锦绣,烽烟熏黑长安的景象。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悲哀弥漫开来,令一些年轻的修士脸色陡然煞白,眼中涌起面对洪流巨墙般的绝望,身体控制不住地微微发抖。

“并非完全不可避免!”李玄斩钉截铁的声音如同定海神针,骤然刺破了绝望的阴霾。他目光灼灼,环视众人,那眼神如同开锋的利刃,带着斩断迷障的锋芒。“炀帝当年,乃是欲以一人之意志强替天道权柄,逆转乾坤,此为螳臂当车!纵然其拥有帝王气运、天机阁秘法加身,终究也逃不脱灰飞烟灭之局。他败,就败在‘逆天强改’四字之上!”

他向前一步,周身无形的气机陡然而变。那不再仅仅是护体之力,而是星穹大阵与他神魂共振的威严!无数细微的星光在他发梢、衣袂间无声流淌,仿佛披上了一层由整片星海凝铸的甲胄。他伸出右手,掌心向上,仿佛虚托着整个倒悬玄境的空间重量。随着他的动作,众人清晰地感觉到脚下平稳流淌的镜面黑水泛起了微澜,仿佛整个大地的磁极都为之轻轻一颤!

“然而!”李玄的声音激越昂扬,如同星河奔涌,撞响这片死寂的空间,“我辈之力,虽不足逆天改命,强挽狂澜!但若只求在这天道既定的狂风暴雨之中,为人间撑起一片庇护的残檐!若只求在滔天洪流肆虐之下,以微薄之躯护住几粒希望的种子!若只是引导这必然而至的动荡宣泄向相对缓和的河道,而非任其化作毁灭一切的灭世海啸!那么——此即为我辈星罡境‘护道者’烙印神魂之中、责无旁贷的天道使命!”

每一个字都如同星辰坠地,清晰而沉重地砸在每个人心头,驱散了那绝望的寒意,点燃了某种沉寂已久的火焰。修士求仙问道,何为道?是独善其身,逍遥物外?不!此刻李玄所言的“道”,是深扎于这片孕育了他的厚重土地的道!是在天道倾轧之下,以凡人之躯撬动千钧、守护星火、庇护苍生的悲悯大道!这不再是局限于一派一门的兴衰荣辱,更超越了江湖仇杀、奇珍异宝的争夺。它所指向的,是那正在哀嚎中崩溃的王朝根基之下,千千万万被铁蹄践踏、被战火焚身、被时代巨轮碾压的无辜生灵!

玉衡子眼中的浑浊悲怆,被李玄这如同旭日初升般的决断和担当猛地刺破。那枯槁的手指不再颤抖,反而紧紧攥起,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仿佛抓住了最后也是唯一的稻草。他缓缓挺直了原本因疲倦而微佝的脊梁,胸膛起伏着,再次开口,声音却已截然不同,褪去了彷徨,只剩下一种历尽沧桑后更为沉雄的沙哑:“道兄所言……字字玑珠!”他目光如电,环视身后那些尚显年轻、脸上犹带惊悸与迷惘的修士脸庞,“吾辈求道问天,若在天地泣血、苍生倒悬之际袖手旁观,任由滔天劫火焚尽社稷,吞噬黎民,那与藏于洞中苟安一隅的山间草木何异?纵然他日证得长生,亦不过是一具冰冷顽石,于天地何益?于道心何安?!”他猛地指向神算子:“神算师弟!你精通易道天机,当知‘天行有常’,亦晓‘应时而动’!此刻,便是吾等以一身道行,践行‘护道’真谛之时!”

神算子脸上的复杂早已褪尽,在李玄和玉衡子的话语冲击下,那双深邃眼眸深处最后一丝犹疑也被决绝所取代。他深吸一口气,猛地朝玉衡子深深一揖,再直起腰身,目光灼灼地望向李玄:“大师兄,掌门师侄……所言极是!天意倾覆,非我等可改。但在这倾覆洪流之中,以身为舟,多渡一人,便是多积一分天道垂青的功德!神算子修为浅薄,但残存这身卜筮之力,亦可为吾等前路披荆斩棘!此等大义当前,请掌令主……不!请护道人示下!”

“护道人!”这短短三字,仿佛带着万钧雷霆之力,猛然点醒了其他人!那几位因恐惧而瑟瑟发抖的青年修士,此刻望向李玄的目光中,绝望之色如遇沸汤的残雪般迅速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崇敬、狂热、羞愧与前所未有的决绝!方才因天地剧变而带来的无边恐惧,在目睹了李玄斩守陵将、纳星核、镇玄境的通天手段后,瞬间转化为几乎盲目的依赖与追随!

“愿随护道人同行!”玉衡子率先躬身抱拳,声若洪钟,须发皆张!

“愿随护道人同行!”神算子紧随其后,语声斩钉截铁!

“弟子/晚辈,愿随护道人同行!万死不辞!”那几位年轻修士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几乎是吼出了胸中奔涌的热血,纷纷单膝跪地,齐声呐喊。他们不再去想昆仑之外的刀山火海,不去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