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当演练越过警戒线 > 第125章 导演不好了,孔望山和祝方明都快疯了

第125章 导演不好了,孔望山和祝方明都快疯了(1 / 2)

时间不断流逝,两个破案组手头的线索却越理越乱。

就连孔望山和祝方明,都再次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们只能强压下心头的躁动,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思考。

孔望山深吸一口气,拿出一张纸,画上车厢和12个嫌疑犯位置,说道:“我们再理一次,如果赫伯德太太不是凶手她真的看到一个男人。”

朱亮说道:“那凶手离开赫伯德太太包厢的时间,就可以精确到15点15分了,首先这个男人肯定不是列车员,他是来应铃的,但他说没看到男人,有可能是那个男人的同伙,可如果他是那个男人的同伙,为什么要给赫伯德太太做不在场证明?嫁祸给赫伯德太太,自己同伙不是安全许多吗?此外如果精确到15点15分这个点,那男性嫌疑人的不在场证明都太牢靠了。”

孔望山说道:“那假如赫伯德太太是凶手,她亲自或者同伙下药,然后在14点45分之前,就通过隔门进入了雷切特包厢,将他杀死,并让男性同伙于14点45分响铃,假装雷切特说话制造雷切特还活着的假象。”

朱亮说道:“那这里就至少两个疑点,一是手帕,上面有个H,赫伯德太太至于粗心到,将自己首字母的手帕留在那吗?二是男性同伙为什么不把刀拿走,而是留在本来就嫌疑大的赫伯德太太化妆包?带出去随便扔进一个人的包厢里面,也至少可以让嫌疑缩小不少吧。”

孔望山点头说道:“此外,如果赫伯德太太是凶手,那给她做不在场证明的列车员,也有很大嫌疑。然而15:15赫伯德太太说看到包厢里有男人的时候,列车员却说没有看到,如果他们是同伙,这么说不合道理,就算为了制造不是同伙的假象,也不该在这个点上口供不一,毕竟没有这个点,赫伯德太太嫌疑就太大了。他们完全可以在别的点上,再做文章。”

朱亮说道:“还有,既然赫伯德太太是凶手,那么烟斗通条就很可能是赫伯德太太故意栽赃给上校的了,那既然要栽赃上校,身为同伙的列车员,就不应该为上校和秘书作证,说他们一直在秘书包厢聊天,15点30分的时候才离开,这样上校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了啊。”

直播间观众们,都快听蒙了。

与此同时,另外一边。

祝方明没有孔望山那么执着,以列车员为切入点行不通之后,他开始发散思维,寻找各种可疑的地方。

祝方明说道:“从秘书的证词中我们得知,雷切特接到了恐吓信,枕头下还放着手枪,那说明警惕性很高。而男仆却说,雷切特火车上都在睡觉,还要喝了缬草镇静剂再睡,哪来警惕性?他们两个,必有一个在撒谎。”

章程说道:“可是如果秘书在撒谎,他是凶手的话,凶手房间的烟斗通条,又是怎么回事?这无论怎么看,都像是嫁祸给上校的。可秘书却和上校都声称,他们在包厢里聊到了15点30分,一边一起作不在场证明,一边嫁祸?这无论怎么看,都说不通啊。要说他们一起动手,杀了雷切特之后,在那通了烟斗然后把通条放在那里,那就更加说不过去了。”

“而如果男仆撒谎,他是凶手的话,为什么他行凶之后,连烟斗通条、手帕等栽赃细节都能想到,却连肯定会让他嫌疑很大的杯子都不处理一下?再怎么粗心大意,也不至于连这个都忽略吧?”

“而且男仆是凶手的话,那么给他做不在场证明的意大利人也有嫌疑了,可是那个意大利人我查过,不仅跟雷切特毫无关联,跟男仆也是毫无关联,两个毫不相关的人,会冒着承担杀人同伙的风险做不在场证明吗?”

祝方明说道:“这节车厢的人,基本都是不相关的人,各个阶层都有,却神奇地都有不在场证明,所以先别管相不相关了。”

“假设男仆是凶手,意大利人是同伙,那么相反证词的秘书,应该是无辜的,给秘书做不在场证明的列车员和上校,应该也是无辜的。可赫伯德太太说自己看到男人的时候,列车员就在走廊尽头,应铃之后还过去了,怎么可能看不见呢?列车员这人很奇怪,他的身份比较容易行凶,但他如果是凶手的话,就不该给这么多人做不在场证明……”

这边的情况,也让观众们看懵了。

“我去,我都快被他们绕晕了。”

“不仅是我们快被绕晕了,他们自己都快绕晕了吧。”

“关键是整个案件人物关系,就是这么的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