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们,总算是到了。
那天,王社长亲自开着公社唯一的那辆破吉普车,去县城把人给接了回来。
一共来了四个人。
市里俩,一个老记者带着个年轻的。
首都俩,也是一老一少。
老的那个看着就气派,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
年轻的那个,脖子上挂着个黑乎乎的相机,看着就金贵,一路都用手护着。
王社长在公社食堂,先是摆了一桌丰盛的接风宴。
然后就领着这几个记者,坐着吉普车一路颠簸着朝着红旗生产队来了。
路上,王社长那嘴,就没停过。
他又把李云峰的光辉事迹,给添油加醋地跟这几个记者又吹了一遍。
那几个记者,特别是从首都来的那俩,听得是云里雾里的,感觉跟听神话故事似的。
他们感觉自己这次要采访的好像不是个知青。
倒像是个武松、鲁智深、再加上个诸葛亮合体的怪物。
就在他们半信半疑的时候,吉普车总算是开到了红旗生产队的村口。
看着村口已经有了不少人了,几个人都有点愣住了。
“王社长,这也是你们搞的?”
首都那个老记者,推了推眼镜问道。
“嘿嘿!”
王社长得意地一笑。
“这都是我们李书记领着大家伙,在收拾村里面的卫生呢!”
车子再往里开,那景象更是让他们惊掉了下巴。
只见村里头的土路,都平整得很,车开在上面都不怎么颠了。
路两,房前屋后的,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连片烂菜叶子都瞅不见。
柴火垛都码得跟豆腐块似的,整整齐齐。
远处那些新建的养猪场、养鸡场,规划得整整齐齐,看着就敞亮。
整个村子都透着一股子别处没有的,欣欣向荣的劲头。
“这真是个生产队?”
那个年轻的相机记者,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他感觉,自己来的不是个东北的穷山沟。
倒像是个规划好了的新农村示范点了。
这跟他想象中的农村,完全是两个样。
车子在食堂门口停了下来。
李云峰领着全队的干部社员,早就排着队等在那儿了。
一个个都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裳,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笑。
“欢迎各位记者同志,莅临我们红旗生产队指导工作!”
李云-峰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跟几位记者握了握手。
那几个记者看着眼前这个身材高大、眉目俊朗,身上既有股子庄稼汉的朴实,又透着点城里人没有的自信和霸气的年轻人。
心里头,都冒出了同一个念头:这个李云峰,是真不简单啊!
他们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来对地方了!
这红旗生产队,绝对有大新闻!
有的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