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子熙没动,他只觉得手指有些痒,他悄悄将手背在身后,手指轻轻捻了捻,又不说话了。
见他一直站在这里看着自己,叶青萝有些奇怪,催道:“不想坐那就去外头站着吧,外头凉快。”
这都四月十八了,阳历五月,小厨房里这么多大灶和小炉子都烧着呢。
“你每天都忙这些?岂不是没时间写话本了?”顾子熙不想出去,就转移了话题。
说到话本,叶青萝笑道:“我来府城之前,林先生提醒过我,《七侠传》五月要出新,我得四月下旬交上一册。”
“我是写完了,可我回不了镇上啊,又不想交给别人怕弄丢。”
“林先生说府城没人接过我的书稿怕弄不清楚,镇上一直负责我的书稿最好是送回镇上。”
“我只能等院试之后跟着二堂哥回去,到时六月的书稿也写完了,现在还差着一点儿。”
那几天她忙着去青竹巷那边炒茶了,最近几个下午又腾时间给姐妹们讲书了,不然早就写完了。
“等我走时你把写完的交给我,我最近会安排人回青河县,顺路带回去。”顾子熙忙道。
“我家老爷子很喜欢你写的《零星集》和《七侠传》,我没告诉他是一个人,他却与我说,怀疑是一个人。”
顾子熙压低了声音,又轻笑道:“虽说故事不相干,行文叙事的风格却有些像,一般人不会多想,就我家老爷子眼尖。”
叶青萝听呆了。
这、这也能发现端倪?
因为叙事所用文字以现代语居多吗?
以前也没人提过这个问题呀,杜先生和林先生也从未说过这种事。
“我后来告诉老爷子,这两套书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写的,可把老头儿惊到了,说你有大才,主要是这思想格局很高。”
叶青萝听得咽了咽口水,好半天才找到声音:“那、那我暴露了小姑娘身份,还有机会博一个大儒名声吗?”
顾子熙一顿,有些诧异道:“想做大儒呀?”
叶青萝有些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笑得很是腼腆。
“大儒还要多出文章,以及读书见地能得到更多读书人的认同才行。”顾子熙客观地道。
“等有空我带你去各地多游历、领略不同的大夏风物,那时你写的文章应该能更丰富些。”
“你现在写的还是全凭想象和感悟所得,属于内景,也是你的才情。”
“但你目前还局限在编织各种故事,虽写了不同人的命运,但还缺少外在阅历和心得感悟。”
“知道那句话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人也需要这样的游历增加更多见闻,博学、博闻。”
叶青萝猛点头,她当然知道这些道理。
她也知道顾子熙说的编织各种故事,是包括她卖掉的那么多个话本细纲的,并非单指【云间】和【流霜】目前所写的这些。
她所写的这些本身就包含了各家作者文豪们的才学和阅历、感悟,那些文豪们早就实现游历了。
但是她没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