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想到将空置的后罩房租给考生,本意也是减轻租宅子的负担,若能再小赚几两减轻那么多人吃饭的负担,岂不是两全其美?
没想到后来堂妹结算分利有那么多钱进账,租房这点赚头就变得没眼看了。
悔不悔的……总之心情有点复杂了。
好在有了上月照顾考生的经验,这次多了几人也还照顾得来。
住在这边的一些生活习惯和规矩,自有宋知谦和王悦与各自同窗们说清楚,不需要叶青彦这个东主开口。
而大家看到环境确实好,还有个小花园呢,茅厕离得近却很干净,屋里都有桌椅配备还有热水进屋。
确实如回去的几人所言,一个个都很欢喜,当晚都写家书说已安全到达、一切顺利且回去的人所言属实,让家人安心。
当晚吃过饭后都主动上交房租和饭钱,每人二两五钱毫不犹豫就交上了。
而后就是要热水沐浴,家旺伯给他们挑水,其他闲下来的村里人见一下增加了这么多人,也来帮忙挑水好一阵忙活。
好在小厨房这边两个大灶台有四口大锅同时烧热水,还有小炉烧着开水添满暖壶送进屋。
确实比住客栈舒适多了。
就是叶家这边忙了些。
就连叶青萝都去大厨房那边帮着洗碗收拾厨房了,让大伯娘、菊英伯娘和另两个村里嫂子腾出空来,要洗衣裳。
第二天那些新来的人醒来见宋知谦和王悦早就起来在读书了,顿时心惊,是他们懈怠了。
自此便不敢大意地跟着宋知谦和王悦他们的读书节奏开始备考,知道叶青彦书房有大量科举书,自然也会去借并做好借书记录。
早饭也如回去的人所言一样,饭后果然有叶青彦的堂妹送来一壶茶,只不过不是每人一壶而是每人只得一茶杯。
回去的人提醒过他们那是好茶叶,可不会直接给茶叶,每天喝上一、两杯都觉得神清气爽,读书时不觉得困、头脑也清醒了不少。
说这些话的人觉得,光是每天喝到这些茶就值回本了。
而这些来参加院试的考生都是以前来府城参加过府试的,对府城客栈环境和吃饭消费问题自然清楚。
因而见叶家这边确实如其他人所言,都是欣喜万幸,很快就放心地让自己集中精神读书,不用担心什么。
叶青萝将这里的情况直接写了一封信,让给书局那边摊点补货的人送去明风巷苏云臻住处。
苏云臻所住的明风巷离书局不远,宅子里有下人在,不怕无人收信。
自然,她在信中也写了,思来想去还是在城东为二堂哥寻一处将来读府学时的住处。
若叶家将来在府城长期做小买卖,大堂哥将后罩房改成木工作坊,二堂哥是需要更清静些的读书环境的,而她也可以搬过去。
到时安置下人照顾就行,叶家这边人手不够只需负责买卖和自家生活即可。
光是听说她也要搬过去,哪怕只有几个月时间,苏云臻也会积极去寻找合适的宅院。
四月初六,常喜过来寻叶青萝,说已寻到一处两进宅子,在明风巷侧后边的青竹巷尾,也就是隔着几户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