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苏云臻的回信。
苏大哥首先表示妹妹终于给他写信了很高兴,而后惊讶福顺酒楼竟然卖铺走了,同样惊讶叶家这就在镇上开酒楼了。
至今还不知道叶家发家全靠叶青萝带领,只当叶家原本也有家底,又有刘有顺这样的大厨过来自然没有问题。
苏云臻表示会和爹说这事儿,但让叶青萝不必担忧什么。
和叶青萝想的一样,苏云臻说那铺面原本就是一家大酒楼,如今不过是换了个招牌和东家易主,不还是大酒楼?
苏家也没那么霸道不许别人在自家对面做生意。
自然苏家也不会在镇上街对街开两家大酒楼,正常经营便是,还说等他以后回镇上了,要妹妹在叶家酒楼请他这个兄长吃饭。
叶青萝就着夕阳迅速看完信就把意思说了一遍,叶青彦听后很客观地称赞了苏云臻确实大气。
刘有成把兄妹俩送到仙桂村口,看着他们进村这才转头回刘家畈。
当晚,叶青萝又给苏云臻写了一封信。
说叶家在府城西南街柳枝巷租到宅子做糕点散卖生意,三月中旬她会去府城小住的事,并提醒再寄信就寄到福味楼。
从苏家大哥来信可以看到他对新的兄妹关系适应得很好,也能看出他处世的大气,她很高兴自己选择了第三条路。
去到府城当然要拜见长兄,这是礼节。
而她同样想要借助长兄带带新人二堂哥,熟悉府城、进入府城圈子。
当然前提是二堂哥这次能一举考中秀才。
童生是踏入科举之门,秀才是考生结交的名牌,中举才算真正获得科举一争高下的机会。
在不同层次结交的人脉圈子也是不一样的。
当然二堂哥自己也会结交同考,当初县试时不就认识了宋知谦几人,后来几人府试一起同行再后来去沈家私塾读书又成了同窗吗。
只不过有苏云臻带着,朋友圈能拓展得更大更顺利些罢了。
第二天早上,刘有成过来接了叶青彦和叶青萝去镇上,叶青枫要忙其他事情不得空。
而今天不只是沐休,也是叶青彦请夫子吃饭的日子。
虽说还不知院试会是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在家早就商量过这事情,考上秀才就去府学读书,没考中就去清风学院。
镇上私塾能教的、大书房里能读的,叶青彦都读得差不多了,剩下就是积累读书底蕴,哪怕就在家里读书也行。
但为了更好的前程,叶青萝主张去大书院,除了接触更多名师,也能进一步拓展读书圈子的人脉。
读书科举路,没钱是没钱的读法,有钱是有钱的读法。
所以,叶青彦提前去府城就要辞别沈家私塾的夫子们,若是以前就送些糕点一一辞行。
私塾夫子们知道这是学生家的酒楼,以后若有宴客需求也会优先考虑。
上午,叶青萝继续教两个表哥做面点小食,以后做得好了还可提供打包外带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