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趁早,活计未来随时可以找。”叶青彦没有问为何,只轻声说道。
“除非确实不是读书的料,不然还是努力拼一把的好,别到二十多岁娶妻生子忙于生计,读书只会更难。”
俩人同一年启蒙,只是叶正虎贪玩一些,而叶青彦则是从小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为之苦读。
他们去年二月考童生,叶青彦考上了,叶正虎没有考上,后来叶青彦去沈家私塾读书,叶正虎去徐家布庄当伙计。
俩人的命运就像走上了不同的岔路,但他们并没有断了联系,只是能说的话题却变少了。
就不知道叶正虎想回村塾读书的决定,是真因他爹叶家兴一句话,还是他自己通过这一年多的做工经历,想明白了还是读书好而做出的选择?
叶青彦只是告诉他,有目标就要趁年轻时拼搏,别拖拖拉拉年纪大了为生活所累,有心无力。
叶正虎点头,眼中生起一抹亮光,笑道:“我是赶不上你的脚步了。”
“不过我读书本来也不如你,就不想什么金榜题名了,能像大堂哥那样将来考个秀才就好。”
至于他大堂哥正为乡试温书备好的事,他就没继续说了,因为那离他现在还很遥远。
不过很快他又凑近叶青彦耳边,小声说了一句。
“二堂哥也没放弃科举,不过他明年还要做工,但他比我有远见,只要得闲就一直在温书,而我……”
叶正虎苦笑了一下,又挠了下头,有些不好意思。
“这不是很好么,至少你现在知道自己要什么了,再看你二堂哥比你醒悟得早,你可要好好拼一把了,莫要回来读书又沉不住气。”
叶青彦微笑提醒着,也明白这小子想要继续走科举路,怕也有两个堂哥的刺激,再一个……
家兴伯让他回来读书应该也是真的。
以前农家人或有家境殷实或有手头拮据的,但多会尽可能供娃儿多读几年书,为的也是出去做工多些底气。
大字不识几个、礼仪不会、道理不懂、算帐也算不明白的人在外头难免吃亏。
但若有读书天份而考上了童生呢?做不了帐房还能混个小管事呢,帐算得明白也有机会进帐房的。
总比当学徒、伙计或是苦力要强上百倍了。
这就是家人长辈对孩子们未来出路最大的盘算了。
确定叶正虎年后就会回村塾跟着老夫子继续读一年书,叶青彦道:“需要什么书可以去我那儿看看。”
“当年考童生的那些书,还有我的读书笔记你都可以看一看,不过现在很多都在方家表弟那儿,你先把你自己往年攒的那些书读完再说。”
“我四月要参加院试,暂时还不得空与你谈论读书文章。”叶青彦又说道。
叶正虎点头,心下却难掩惆怅感慨,与他一同启蒙读书的同窗哥,如今都要考秀才了,而他还在计划用一年时间苦读,准备再考童生。
但这次他没有犹豫、也不会迷茫,青彦哥说得对,读书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