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身在苏家确实也是爱看话本子的,藏书数量不见得输给苏大公子,话本子没什么研读价值但架不住故事吸引人而只能不停往下买呀。
所以,只要故事好,出再多册数也不怕没人看。
有人看就肯定有人买,书局这两个月在整个青阳州又拓展了好多家了,还打算往北开去德阳州和北庆州的府城呢。
书局当然是带着大量话本子开过去的,只是卖大儒的书或笔墨纸砚,难道人家本地没有书局吗。
也因此,叶青萝想要赚钱和带顾子熙快速赚钱,第一个想到的不是作坊出货,而是找更多人来写话本子。
顾子熙却笑着点头道:“不需要去其他镇和县城,就在柳东镇,我安排一个专门写你出细纲的话本队伍。”
“你交稿能更快到这些人手中,他们写完送去作坊印出来也能快些,省了在其他书局转来转去的时间。”
叶青萝迅速盘算了一下,今天有了三百两,这个月再出四个就是四百两。
她实际当然能再出两个,不过不会提前报数,万一有别的事情耽搁了呢,又或者下个月没赶上呢。
她说道:“以后我每出一套不计哪天都会让二堂哥带来书局,不耽搁你安排的人早些接手……”
“嗯,我回去就先构思,在十五之前可能就要先交一套过来,你早些安排人,也好早些付印、早些售卖。”
“另外可以找一些酒楼茶楼的说书人,不管是说书人自己还是酒楼茶楼想要说你书局的那些话本故事,得给钱。”
顾子熙却摇头,无奈道:“他们会掏钱买书看,拿来说书却不会给你钱,你管不了那些人的。”
叶青萝……
她抿了抿唇,只得改变卖使用权的思路,继续道:“那就在你自己的酒楼和茶楼增加说书,进一步拉一下生意。”
这次顾子熙点头了,请一个说书人花不了多少,除了特色菜肴招客,多一个说书人却能更有利留客。
而且说自家书局售卖的话本子,有客人听到喜欢的故事也会去买来看,间接拉了生意。
“年内来不及了,等京城那边成本凑够了,就凑一凑往南开干货作坊的本钱吧,我也会凑的。”
叶青萝说到这里藏起无奈的表情,她想自己拓展干货作坊,但她还没有时间培养自己的人手,也没有太多本钱大量投入。
但她知道,在辅助顾子熙赚钱的同时,她也需要加大一点赚钱投入了。
干货手艺在她手中,顾子熙卖干货只能找她进货,但目前仍局限在青河县境内,而材料则从整个青阳州收集而来。
也就是说,集一州之材料也就供应一家作坊,一家作坊出货却能供给两到三州之地的生意。
在这基础上,他们往南只需要再增加一到两家作坊即可。
对此顾子熙深表认同,他道:“今年这些生意确实都太仓促,明年适合有备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