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咱们买下一座山头种花种树,在山脚下做上刚才说的这些生意,没有过桥费、上山不要钱,衙门也没法打主意在咱们身上。”
“那些花儿照样能做糕点、泡酒还有你说的鲜花饼,山脚下还能种些西瓜、甜瓜、葡萄什么的。”
“还能挖水塘垂钓,挖荷塘赏完荷花又采莲,还能挖藕,不管是看的吃的全是生意。”
“有钱人的庄子都是自家享清闲或待客,咱们的庄子就为没庄子或是别人待客闲逛专门打造,按你刚才构想的,服务上肯定更有优势。”
出发点不一样,特色和优点当然也更突出。
“你就不怕在京城打造这样一座山头投入成本多到掉链子?会更耗时间精力?”
叶青萝承认被顾子熙的构想打动了,但也没忘了疑虑。
在柳东镇上打造这样一座山头,尚且要考虑许多事情,需要顾子熙和叶青彦努力考科举以期将来的庇护。
显然他们都明白,这生意好是好,比作坊和铺面经营更具隐患,更招人觊觎,投入多、产出慢还容易被人摘桃子。
小小柳东镇尚且如此,京城不是更难?
但她没直接提及这个隐患,而是问起另一个担忧。
资金够不够干事,别半途周转不来掉链子。
顾子熙却是微微一笑,道:“首先,投入成本是多少我们都不知道,那是京城不是柳东镇,但我今年过年要陪祖父回京城一趟。”
“祖父有位老友年前大寿,祖父也太多年没回过京城家人团聚,便想趁着秋闱之前回去一趟。”
“我正好去寻一下山头,若能找到就先盘下来,这是第一笔成本投入,但……我想将山头记在你名下。”
顾子熙说到这里神色严肃了几分,声音却更低了些,解释道:
“你知道我家在京城,青河县是我祖籍,祖父在此养老,我和大哥皆在祖父跟前读书,如今大哥在翰林院,等两年就要入朝堂。”
“家中希望我入仕,我却更喜欢在外逍遥,读书是为喜欢而读书,非为考科举而读书,我同样喜欢做生意。”
“书局是我年少所开,知道的人并不多,我其他生意知晓的人就更少了,但若入仕,我名下肯定不能有生意产业。”
“书局倒还好,毕竟是读书人的事儿,其他产业将来应是要归入家中产业的。”
“但我与你合伙的生意肯定不能归入家中,因而成衣铺子、干货铺子什么的,若到那一天就要全部转入你名下,而我在暗中分利。”
“既然要买山头耗费两年打造这样一座山庄盛景,那时肯定不能记在我名下了,不如一开始就记在你名下。”
“主意你出的,银钱咱们都有出,以后还要劳烦你出主意、出方子赚钱的,获利咱们对半分没问题吧?”
顾子熙说完,目光炯炯地盯着叶青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