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都喜欢赏红梅、绣红梅。
她了解的印象也是多种红梅,冬天里雪花纷飞、冰雪白玉中一树火红,风景大好,赏心悦目。
但她却选择绣绿萼,从白到绿再透出浅黄色花蕊,也很有层次感再配上月白底色,淡雅而不失风骨。
就像读书人衣袍多绣竹、兰一般,梅花也是可以体现温、贤、雅、和之风骨的。
绣花是细致活儿,叶青萝选在阳光甚好的白天,夜里就写细纲。
在书局与顾子熙询问过话本册数问题和行情后,她思考再三,还是没有放弃斗气化马的长篇,不过想要控制在四十册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如果这故事能够在这世界里引起轰动和追读,这故事能写几年了!
思索之后,她决定将这个故事按卷分册,先走少年主线四十册。
如果实际销量不如预期,或者这种对这世界显然是新型脑洞的故事,并不合适长期更新,那就删掉一些副本线早早完结。
如果这故事可以引领新的类型发展,那就将主角成年霸主线再定四十册。
最后怎样收尾就看书局和实际执笔人的了,于她,也只是二十册卖一百两而已。
她先在纸上将整个完整故事列出来,主线、支线、副本等等,再有不同时期涉及的感情及势力框架……
再将简介立意、情节梗概、主要大纲和不同时间出现的人设及人设与主角关系列出来,最后是每卷大纲及每册细纲……
这部故事比之前的江湖故事更复杂,背景框架过于庞大,但叶青萝却整理得很开心。
但她也没忘形,涉及到玄之又玄的东西都尽量斗气化马,将修仙尽量往江湖故事上引。
主旨依然是一个庞大、复杂、曲折、多元的江湖故事,不过是细节上有了更多新意和改变。
一连三天,白天做氅衣、晚上赶细纲,一点一点完成进度。
成衣作坊经过几天的教学,所有人手都已学会并且能够顺利完成,虽然一开始进度慢了些,但没出现谁缝坏布料的情况。
在第一天集中教学之后,第二天起就交给老太太盯着,叶林氏和叶刘氏则忙着继续裁布料。
刘家畈那边作坊也差不多可以腾出一部分使用了,有华舅舅则忙着弹棉花囤着。
当初叶青萝和大舅说了要棉花之后,大舅就不再收黄豆而改收棉花了,叶家这边的成衣作坊开工,使用的就是有华舅舅弹出来的棉花。
而作坊需要的布料,则是从叶家这边裁好了送去刘家畈。
这些日子小姑父带着徒弟们赶做作坊用的长桌、杌子,还有一些桌屏、炕屏架座。
大堂哥这几天忙着将货从陈家村往仙桂村和刘家畈拖,连去下河村买地都一直没有空,最后托请家兴伯去了一趟。
家兴伯的大闺女叶迎春就嫁在下河村王家。
王姓是下河村大姓,村长就姓王。
大堂嫂王珍珍是村长的侄女,说起来,还有刘阳表哥的媳妇林婉也是下河村的,是下河村林耆老的大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