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叶青萝站在一旁看着(1 / 2)

脸上戴着简易宽松的口罩在脑后系着带子固定。

围裙、袖笼、帽子都是用细葛布做的,口罩则是细纱布以面巾的方式缝制,不过是上下皆缝了细带方便绑在脑后。

比较原始、简陋的卫生安全。

也从这上边让这些作坊人员意识到区别,他们是真的在作坊干活了,与村子里平时干活儿是不一样的。

有了这样的意识才更好地自觉遵守作坊的规矩。

而今天大家都是初步这般装扮,也觉得新鲜,一个个都笑哈哈的,直到叶青枫来教手艺,才赶紧收敛心神。

作坊第一批人手大多是叶家人。

其余也是仙桂村里知根底的人家,自然都知道叶青枫的脾气,还真没人敢把叶青枫的话当耳边风的。

只不过挑豆皮时才发现,这活儿好像也……不怎么难,就是要细心、耐心,可不能挑破了!

但都是农家做惯了活儿的,学起来也快。

叶青枫就这么一个灶台、一个灶台地教过去,其他没轮到的就跟在旁边学,学会就开工了。

除了一开始害怕出错反而挑破了几张的,吓得后背都冒汗了。

随着开工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的心思才渐渐稳定下来,慢慢也就上手了。

叶青萝过来的时候,负责翻晒豆皮的都是一群半大孩子,正在院子里说话。

看见她过来立刻围了过来,这个“萝姐姐”、“那个萝姑姑”地喊着。

另有几个十二、三、四岁的少年负责搬盘箕、搬箩筐,这时正和杨春生在清点放在靠村道一侧屋子里的箩筐、晒架和盘箕等物。

叶青萝没去看他们干活儿。

只与小帮工们说了几句话,叮嘱她们干活儿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双手干净,不要扯破了豆皮,也不要害怕,以后熟练就好了。

大家都一脸乖巧又兴奋地点头答应了。

这帮孩子都是十岁左右的小丫头,杨秋枣和杨秋云也在其中。

叶青莲本来也应该在这群小丫头里边的,不过今天要去做客,只早上过来转了一趟后已经去方家了。

叶青萝去敞轩那边,靠山脚那一侧全建成了宽檐敞轩,也是作坊里的核心所在。

为了方便烧火,她和大堂哥、二堂哥在纸上画了几次格局图,最后决定在侧墙砌两口锅的灶台。

就和他们厨房里那样,两口锅灶共一个烟囱,另一边灶下烧火。

灶台与灶台之间留着距离,是两两相对的格局。

负责烧火的下手在一边灶洞添柴后,转身就可以往另一边的灶洞里烧火,一人可自如控制两个灶台也就是四口锅的火候。

这样烧火的下手不会太忙也不会太闲,也和挑豆皮的人手不会在忙碌时发生碰撞的隐患。

灶台全部靠墙面砌着,往身后和外则大量留空,摆着晒架和盘箕。

再往外围留着宽敞行走的通道,方便负责搬盘箕的人手从另一面将盘箕送去外头,而不担心碰撞到挑豆皮的人。

在开工之前就将这种隐患给尽量避免了,剩下的就是人手之间自己的熟练和默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