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愿意积极响应自己的赚钱计划,叶青萝很满意。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他和自己一样重视赚钱并积极应对各种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
顾子熙又拿起那些图纸仔细看了看,是效果图不是平面分解图,他能看懂那些款式的特点。
叶青萝没有再说话,而是喝了口茶后就拿了一块红豆酥吃起来。
是她方子做出来的红豆芙蓉酥,她细细品尝着,口感差别不大甚至更细腻一点。
不愧是专业的糕点师傅做出来的,装备也是她在农家无法比的。
顾子熙放下图纸含笑看向她,问道:“布料、针线还有缝衣要用到的物件,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
叶青萝略想了一下,道:“绣布、绣线、绣针,我要利用农家绣工来完成绣品。”
“虽无法与手艺精湛的绣娘或是绣匠名师比,但绣面绣线好,有我构图来完成的绣品,做大小绣屏卖,成本比绣庄的要低不少。”
“至于铺中卖价……卖什么价你看着办。”
“就像那些成衣,不管你什么价格给我供应布料和针线那些,我作坊给你的成衣铺子供货,算上一应成本我只要两百文的利。”
“比方说,你布料给我的价成本是一两,加上其他配件等一应成本和你布庄要赚的,你给到我作坊是一两五钱。”
“我作坊最初成本是一两五钱,加上做工上的一应成本有三钱,出作坊我要赚二钱,那就是二两的价供应给成衣铺子。”
“到了成衣铺中最初成本是二两,你的路上运送成本、铺子经营成本,你要赚多少利润,之后卖多少钱的价就你来定。”
“成衣铺的利润我就不分五成了,让出一成给你分摊开铺成本,我只要四成,少了不行。”
上回在叶家,叶青萝要做成衣买卖还只是意向,与顾子熙达成了初步合作态度,顾子熙说过他要先看到图纸。
现在图纸有了,那她就要一次将利益分配说清楚了,扯来扯去浪费时间。
以顾子熙的干脆,这买卖做得做不得,他也不会纠结的,就看他够不够本钱增加成衣铺子了。
在这交通和通讯都不发达的古代世界里,想要将生意做大做强,最好的办法除了人传人的口碑。
就是不断拓展业务网点,也就是增加面招牌同经营风格的店铺。
在各地都有同样的店铺,就能扩大品牌效应,从而互相带动生意。
像她此时所在的墨香书局,镇上有,县城有,其他镇上肯定也有。
同样的墨香书局,可以互相调货,方便各地固定的消费群体。
但他们现在显然没有大量拓铺的能力,先把府城的铺子做起来,年后再看销量要不要拓铺了。
“以后只要是这家成衣铺子拓铺并卖我作坊的货,都是一样合作方式,当然,成衣铺子不是我作坊的货,不用给我分利。”
“也就是说,如果以后你发现我作坊的货并不好卖不想进货了,成衣铺子不用给我分利。”
“毕竟除开供货,我并未实质给成衣铺子投入什么。”叶青萝说得十分平静理智。
钱是顾子熙出,铺子也是顾子熙开,她只是供了货,供了别处没有的款式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