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有粗茶,那也要能从山上摘到茶叶,寻得到一两株茶树才行。
不然就是桂花、菊花、金银花啥的,有啥泡啥,啥也没有就烧开了凉着就行。
刘有成感叹道:“大舅沾光也尝尝好茶叶了,这茶香清润,就是你泡茶太匆忙,汤色还没出来。”
“也是比柳风酒楼普通待客的茶好很多了,应该是雅间客人才喝得到的品质吧。”
他托二弟的福喝过柳风酒楼普通茶,却是没资格喝到雅间客人才点得起的好茶的。
普通待客的茶不需要花钱,来了客人就会有跑堂小二上前先泡上一小壶。
客人等菜上桌时,就能喝着茶、吃着糕点或是瓜子花生什么的,也能耐心一些。
雅间的好茶却是要算钱的,听二弟说有三百文一壶的、有五百文一壶的,一壶茶最多续三回。
当然客人少也有小壶的,也要两百文、三百文的价。
叶青萝没有说原主在苏家喝的茶是什么品质。
顾子熙喝的茶自然不会比苏家的品质低,人家可是清风书院院长的孙子、少年案首、将来要金榜题名的读书公子。
所以这茶的品质,恐怕比酒楼雅间五百文的还要高一些,不过酒楼一般拿出来的是要照顾更多客人消费能力的。
因而这种好茶不会特别标价,喝得起的客人自然会提要求才有额外提供。
而顾子熙是开茶楼的,茶楼的好茶当然林酒楼的更多更好。
叶青萝笑道:“那公子是开茶楼的,这茶应该是茶楼中等茶。”
开茶楼又不是招待口渴了的客人,普通喝茶聊天吃糕点小食打发时间的客人,就像酒楼喝普通茶的客人。
真正来品茶的可讲究了,品茶比品酒更讲究,也自诩高雅,当然也更花得起钱。
原主去年跟着苏家大哥去过县城一家茶楼,是见识过的,吃一回茶花了三十多两银子,苏家大哥出钱。
酒楼吃一桌席都花不了这么多,因而也给原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有成听说是茶楼中等茶,一脸心疼地盯着茶水瞧了半晌,最后小心地品了一口。
最后却叹了口气:“有钱人的生活啊。”
叶青萝笑道:“努力赚钱吧,大舅!”
刘有成嗔了外甥女一眼:“让大舅努力赚钱,大舅还不如等你赚钱了孝敬呢。”
这样怕还实际些。
叶青萝咯咯地笑了起来,点头道:“好,我会努力赚钱的!”
现在又多了一个赚钱动力呢,喝好茶!
闲聊了几句好茶的话题后,刘有成便小声问:“咋不见作坊在哪儿?”
叶青萝一怔,随即小声解释。
“还没建呢,先在厨房里做着呢,和绿豆糕一样都在厨房里,别人也瞧不着。”
刘有成点头,知道藏好手艺就成。
这时叶长贵看向闺女,道:“旁边那块菜地不种了,屋后头那块空地也可以用上。”
虽说是三年前分的家,实际上旁边这块地都是早就买着了的,一直种着菜、玉米和红薯。
后来分了家,老爷子又掏钱多买了一块地凑在一起,让他建了院子还有地种。